第四十八章 趕至大梁(2 / 2)

這個時代,有人就有勢力,隻要你會用人,什麼雞鳴狗盜之輩都自有他的用處,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你對投效來的人挑三揀四,見麵就搞什麼精兵政治,那真正的人才也要望而怯步了,所以不僅不能以貌取人,甚至不能以才取人,這個時期最有名氣的兩個以養士而名動天下的人物,分別是齊國的孟嚐君田文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養名士達三千多人。

“拜見公子。”辰淩攜帶滕虎幾人來到庭前,報劍拱手說道。

魏公子最近聽聞董祉岐報捷中,提到河東戰場出來了一個英雄少年的事,他正值用人之際,如果有才華和能力,那就要吸入府內,挖掘他的潛能,為我所用!

“你就是辰淩?”魏公子那股當權強者的氣勢散發出來,看著諸位硬漢中間靠前的位置站立的正是辰淩。

“回公子,在下就是辰淩!”辰淩不卑不亢地說道。

“很好,近來你的風聲正勁兒,大梁城內四處傳播你大勝秦軍,活捉敵帥的事情,這下更加堅定魏國國人抵抗西秦強敵的心思,不像楚國那麼窩囊!”魏鈺神色有些肅然。

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攻,這是符合春秋時代小國林立,政權更迭如同兒戲地政治局麵的,許多國家諸侯被驅逐再複國,除強大軍隊武力把握在手外,其主要原因都是借助外力。

三皇子魏鈺是有齊國孟嚐君的在外呼應,太子魏遬有秦國魏冉一派極力拉攏,兩個之間早就充滿了龍虎之鬥,注定一方最後會被吃掉,辰淩知道曆史,最後魏遬登基為魏王,其二兒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無忌。

這一下,形勢錯綜複雜,辰淩無意之間卷入其中。

魏公子走在五百騎的方陣前,檢閱一番,追問道:“甘茂先生呢?”

“就在篷車裏,為了掩人耳目,我們兵分了兩路,一路護送真甘茂,另一路驚假甘茂,我們得到情報,後方護送隊已經被伏擊覆滅,因此我們加緊趕路,終於把他押送回來大梁城!”辰淩一五一十地解釋。

魏鈺聽了一番,對辰淩的膽識和機智非常讚許,這時走到篷車前掀開車簾,看了看裏麵靜坐的甘茂,對方神色淡如水,絲毫不拘束,不禁暗暗稱奇,微笑道:“甘將軍?我們又逢麵了。”

甘茂淡淡一笑:“人生如戲,何處不相逢?公子兩年來勵精圖治,廣納賢士,有與那齊國田文、趙國趙勝爭鋒的趨勢,倒讓人欽佩之極,隻可惜魏國失去了爭霸的基礎條件,”

方今天下,戰國爭雄,諸侯圖存,是為大勢。爭雄者急功近利,唯重兵爭,卻不思根本之爭。是故爭而難雄,雄而難霸,霸而難王,終未有大成之國也!

當世二十餘個小諸侯,或以守成圖存,或以依附圖存,或以斡旋圖存,若鄭莊公以小國求變圖存而成小霸者,竟無一國,以此觀之,中小諸侯難逃厄運,爭雄之戰國難有所成,隻是時機未到罷了。

第三卷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