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溪眼光一亮,臉頰紅潤,含笑道:“君所願,不敢違爾!”
辰淩哈哈大笑,自然地牽住了白若溪的玉手,走出楓林下了山坡,回到營盤。
此時三軍已經聚集完畢,兩千徒步甲士,一千騎士列好軍陣,正在等待辰都尉檢閱,辰淩走過去,對著三千將士喝道:“情勢有變,我們必須馬上趕路,都清楚沒有?”
這話問的,啥也沒交代,誰能清楚啊?不過眾將士跟隨辰淩久了,漸漸習慣了這位首領的講話模式。
“清楚了!”
“立即上路,騎兵在前,另外派出兩百騎為一小隊,相隔十裏前進,查探前方情況。”辰淩又下了軍令,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喏——”三軍雷動,齊聲回應。
辰淩點點頭,喝道:“出發,跑步前進!”軍令一下,騎士、甲士開始行動,有序地排列行軍,很快旌旗飄展,塵土飛揚,戰馬奔馳而出,甲士飛奔上路,漸漸地,三千兵馬消失在蒼茫的原野上。
白若溪站在原地,望著辰淩遠去的方向,心中一陣失落,輕歎一口氣,大梁相見之日,但願君能平安,清唱道:“零雨其蒙,楊柳依依。心之憂矣,維其傷矣。如川之流,綿綿翼翼。風雨如晦,維天之命。其泣皇皇,悠悠我心。兕觥其觩,不可方思。春日載陽,與子偕行……”
…………
辰淩帶領三軍迅速趕路,日行數百裏,終於人困馬乏在黃河北岸紮營,他仍是不放心,決定率領五百武卒,從騎兵隊挑選五百匹駿馬,押解甘茂從小路全速兼程,其它兩千五百人則浩浩蕩蕩繼續沿著大路繞路前行,仍由巢蓋、梁繼剛兩名校尉帶隊。
“駕——”五百武卒騎著駿馬,星夜急馳,披荊斬棘,趁夜裏渡過黃河,沿著淮河一路南下,走捷徑直奔大梁城趕去。
三日後,魏國王都已經遙遙在望了。
大梁是魏國的第一大城,也是王城,自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之後,已經有二十年光景了,論地利之便,大梁地處豐腴的平原,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四通八達,便成了中原地帶最大的物資集散地。
魏國當年其所以沒有將大梁作為都城,僅僅是因為韓趙魏三家分晉時,魏氏勢力範圍內的南部平原尚是貧瘠荒蕪的原野,大梁還隻是一座小城池。而當時的安邑卻是魏氏的勢力中心,地處黃河汾水交彙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自然便做了都城。不想自魏文侯起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大大的得了一回天時地利與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來。
隨著農耕興旺,工匠商賈也紛至遝來,大梁便在一百多年間蓬蓬勃勃的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鋪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更兼列國名士紛紛前來定居開館,文風昌盛,私學大起,隱隱然便成了中原地區的文明中心。
大梁城外二十裏佇立著一隊人馬,原來正是當今魏國三皇子公子鈺接到了消息,帶著親信和客卿前來接應辰淩等人,一場權力的漩渦正在大梁城醞釀著,而辰淩無疑成為這漩渦中,近來風頭正勁兒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