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白氏家族(2 / 2)

辰淩抱拳還禮道:“姑娘切莫客氣,我等本為魏國軍人,保護國人安危,實乃份內應當,何敢索求回報?”表麵回答如此,腦海在極力搜索這一世的主人瑣碎殘留的記憶:“白氏家族?哪一個白族?”

身旁的滕虎等人卻無比驚訝道:“你們可是白圭大人的後人,白氏家族?”

那女子聽著辰淩的話,邏輯方式有些新奇,再看他五官俊秀,英氣挺拔,眉宇之間蔚然有俠氣,雖然臉頰,但渾身盔甲襯托出不少陽剛威武之勢,讓人肅然生敬,頓生出些許好感。

遂聽到他身邊的部將問話,她絲毫沒有避諱,開口道:“正是,白圭乃吾祖父!”

辰淩哦了一聲,已經知道她的來曆了,白圭之後!

根據前世的曆史常識,得知白圭乃戰國時期著名的商人,也是一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後《漢書》稱他是經營貿易發展工商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

最著名的莫過於他以兵法謀略而經商,形成一個完整的經商策略,曾提出:“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商理念,鴿世人經商者不應惟利是圖,應當有“智、勇、仁、強”四種秉性,即“智不足以通權變,勇不足以臨機決斷,仁不能取予自如,強不能守定心誌”,還要具備薑尚、伊尹等人的智慧、計謀,方可成就大業。這一經營準則,直到今天仍為商界廣為運用和提倡。

據說曾經白圭曾在魏惠王初期擔任魏國的相,那時,魏國都城大梁靠近黃河,經常遭受洪水之災,白圭施展了他傑出的治水才能,解除了大梁的水患;後來,魏國的政治越來越腐敗,白圭看到這一情形,就毅然離開了魏國,到中山國和齊國、西秦等國遊曆,經過一番遊曆之後,對各諸侯國的政治局勢看得更是透徹,也對政治產生了很深的厭惡,於是他放棄從政,轉而走上經商之路。

如今白氏與魏國孔氏、趙國卓氏、楚國猗頓氏、齊國田氏、韓國卜氏齊名,乃六大巨商之一,生意遍布天下,大小諸侯十國不止。

辰淩有一次湊巧在電視[百家講壇]中聽過有關白圭呂不韋等古人經商之路,對這白圭有過一些了解,想不到今日在此遇到他的後人。

“噢,我叫辰淩,不知姑娘芳名?”辰淩試探地問道。

那位大小姐見他滿臉摯誠,又有救難之援在前,不好拒絕,臉頰微紅,輕聲道:“辰公子,我…我叫白若溪……”說道自己芳名時,身子莫名一熱,臉如紅布,竟不爭氣地有些羞澀起來,她沒想到,那辰淩根本不清楚未出閣的世族千金,芳名不便當麵被詢問,而且還是當著那麼多陌生男人的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