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壯哉!廖順!”
隨著李素話音落地,身後四十多名騎營將士神情哀慟,齊聲大吼,不少將士頓時紅了眼眶。
石破驚一聲吼,嚇得不遠處的眾官員又退了幾步。
李素冷冷看著眾官員,忽然道:“大唐的官,戍守大唐的國土,敬我大唐的英雄壯士,諸位覺得屈尊了麼?”
官員人群裏一陣騷動,不知何時,人群裏忽然走出一名官員,一聲不吭地在廖順的屍首前站定,寂立半晌後,忽然雙手一攏,朝廖順長揖到地,然後,沉默地走回了人群中。
有了第一個,自然便有第二個,第三個……
最後,不管情不情願,刺史府前所有的官員都朝屍首行了禮。
李素冷肅的神情終於露出幾許柔和,沒有生的壞人,能朝廖順的屍首行禮,明西州的官場還有救,這座城池還有希望。
行完禮後,官員人群仍舊安靜,臉上或多或少帶著幾分驚懼和惶然。
這些都是文官,他們的長處是能將聖賢之言如數家珍,然而麵對即將到來的慘烈的城池攻守之戰,許多人還是不由自主露出了懼意。
李素靜靜看著他們,忽然大聲問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
人群裏又是一陣騷動。
李素這句話有出處,它是春秋時魯定公問孔子的一句話,但凡讀過兩年學堂的懵懂幼子都能不假思索脫口回答出下一句。
可是李素當著諸多飽讀詩書的文官們問出這一句話後,人群裏許久不聞回答。
千古聖賢之言,終究隻有問心無愧的人才能坦然答得出。
李素神情愈見陰沉,向前重重踏了一步,麵朝眾官員再次重複問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許久後,人群裏終於傳出低微而心虛的回答。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答案很標準,一字不差,這句話正是孔子回答魯定公的,它被收錄進了《論語》中。
可是。李素還是不滿意。
嘴角勾起譏諷似的笑,李素的語氣陰冷且刻薄:“聲音這麼,是朝廷的俸祿沒喂飽你們,還是你們在這高皇帝遠的地方當官做多了虧心事?”
尖酸刻薄指桑罵槐的話終於激起了讀書人的火氣,官員們動作劃一地抬起頭,漲紅了臉直視李素,眼中噴薄著怒火。
李素渾若未見,第三次問出了同樣的話,隻是這一次他負手而立。仰頭望,仿佛在問蒼神靈:“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蒼神靈沒有回答他,這一次,刺史府門外空地上響起了一陣山崩地裂般的嘶吼聲。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李素終於滿意了,與眾官員目光對視。笑道:“甚好,希望你們記得今日此刻過的話。大敵當前,私怨暫拋,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共抗外敵!諸位同僚馬上各司其職,安撫百姓,籌備軍械。調集糧草,此戰過後,若西州不失,仍放不下私怨的,繼續在心裏默默恨我便是。如果有機會,歡迎你們來扳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