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上)(2 / 2)

李世民欣慰一笑,果然是多年狼狽為奸……多年相知的老友,一開口就到了點子上。

“朕親手拆散了他和東陽的私情,他心中自然暗藏怨憤,那子這兩年在長安城闖過大大的禍不少了,朕哪次認真計較過?大理寺關幾敲打一下便作罷,這次隻是作一篇長賦譏諷朕幾句,朕又怎會與他一般見識?”

李世民歎道:“年紀雖幼,可是……人才難得啊,大唐立國不過二十年,朕的江山百廢待興,太需要人才了,放眼朝堂之內,有忠直錚臣如魏征者,有老成謀國如輔機和玄齡者,有當世大儒如褚遂良孔穎達者,還有英勇善戰如藥師和知節者……你們在朕的眼中皆是人才,所擅者不同,但你們身懷的本事卻是對江山社稷有用的,朕皆善待之,不敢稍有輕慢,李素也是一樣,於政,他獻上推恩之策,於軍,他造出了震雷,於工,他獨創所謂流水生產法,哪怕居家享樂,他還弄出個浴池和什麼桑拿房……十多歲的年紀啊,也不知從哪裏學來這一身鬼神莫測的本事,而且看他的樣子,他拿出的每一樣物事皆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勁,朕常常懷疑,這子到底還藏著多少本事沒被朕發現……”

李世民歎了口氣,道:“如此人才,能被朕收為己用,縱然譏諷朕幾句,朕豈會當真?何況還隻是個孩子……”

長孫無忌頓時了然,道:“既如此,看來陛下將他調任西州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點點頭道:“美玉亦需雕琢方可成器,雖是人才,終究年歲太,缺少耐心也忍不住脾氣,所以在長安城闖下不少禍事,若朕再不插手管教,將來待他年歲長成,性子定下來,以他的脾氣,輔機你覺得他能活多久?更別他還與太子結了怨,太子近年品性不佳,心胸狹窄,若待朕駕崩歸,太子即位後,眼裏豈能容得下他?”

長孫無忌眼皮猛地跳了幾下。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與臣子公然談論太子品性,而且聽這語氣,李世民對太子似乎已積壓了不滿之意。

這句話若傳到外麵,不知會掀起多大的驚濤駭浪。

長孫無忌沉吟不語,家的事絕不能摻和,會要命的,哪怕是以他和李世民這些年的深厚關係,不該的話仍不能吐露半個字,特別是立儲廢儲之事,更是關乎全家老性命,這個時候隻能當作自己瞎了,聾了,啞巴了。

接著,長孫無忌很明智地轉移了話題。

“那麼,陛下將李素調任西州,是為了磨練他?”

李世民笑道:“不僅僅是磨練……”

著李世民忽然直起腰,沉聲道:“來人,取大唐堪輿圖來。”

金帳簾子掀開,一名內侍雙手捧著地圖走到李世民麵前,躬身恭敬地獻上地圖,然後退下。

地圖徐徐展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目光落在地圖的山川河流城池上。

粗長的手指指著地圖,一路向西,長孫無忌的目光也順著手指的方向漸漸轉移。

“輔機且看,這個地方便是西州,它位處西域中央,北接庭州,西臨高昌龜茲,南麵祁連山脈,與吐蕃和羌人接壤,東麵與玉門關隔九百裏之遙,輔機,爾觀西州若何?”

長孫無忌皺著眉,沉吟許久,緩緩道:“貞觀四年,陛下平滅東突厥後,挾大勝之餘威發兵西域,並順勢進駐當時還是高昌國所屬的西州城,兩個折衝府作為常設,貞觀六年,陛下又在西州城內建刺史府,並遣第一任西州刺史,從此以後,原本屬於高昌國的西州漸漸成了我大唐的城池,而我大唐的國境也向西麵推進了近千裏,此舉當時引來高昌和西突厥的不滿,甚至連朝堂裏也有許多人反對……”

“臣記得西州這個城池,是因為它……”長孫無忌苦笑了一下,道:“因為它對咱們大唐來負擔太重了,城中戶不過三千,丁不到兩萬,每年賦稅單薄,徭役稀缺,而且此城位處大漠中央,可謂不毛之地,既無糧食可種,亦無桑織可產,這座城池的百姓並無生計可言,不僅如此,大唐為了這座城,還不得不每年撥付近千石糧食和無數錢財以為賑濟,對國庫來,委實是個不的負擔,所以這些年無數朝臣都在議論,覺得此城如同雞肋般的存在,建議朝廷不如放棄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