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奪走玉璧,禦槍飛至昆侖後山,嶽陽子正在洞中打坐,感應到氣息早已下了蒲團等候,郭林進洞拿出玉璧交給他,嶽陽子思忖良久盤膝坐下,將玉璧置於麵前,緩緩輸出法力,玉璧頓時霞光四射,大成期高手豈是等閑,不到一個時辰玉璧封印便被磨穿,嶽陽子正要細觀,這時生出感應,忙將玉璧交於郭林說道:“道廣真人已到山下,我去應付於他,玉璧已被破開封印,我用道法化去邪惡詛咒,你趕快帶玉璧到無人之處仔細參詳,萬不可落於別人之手。”
郭林點頭領命,帶況天生一起悄悄遁走,飛行多時來到南海一座小島之上,此處環境優美,山明水秀,郭林找到一處洞府與況天生進入,用秘法隱去洞口,拿出玉璧放在麵前,正在思索間,況天生抄起玉璧左右觀看,最後看不出所以然,於是悻悻扔掉玉璧,坐在一旁獨自發悶。
郭林心中好笑,拿起玉璧灌入法力,玉璧得法力催動,綠光瑩瑩,虛空中亮出幾行文字,正是當時流行的小篆,郭林不認得小篆,隻得將神念掃過,才知道上書:正文之君,受命於天,統一六國,威震宇寰。我徐福得主所托,尋求長生之道,受仙人指點賜予妙法,怎知我主已溘然於世,福心中悲痛,封仙法於此,長伴君旁,望我主在天之靈,知福之所想,愧疚之至,汗對吾王。
此時郭林方知和氏璧的個中情由,徐福受秦王贏政所托,去蓬萊仙島尋求長生仙藥,等徐福歸來時秦王已經駕崩,徐福心中悲痛,將仙人所賜功法封印在和氏璧之中,郭林神念一動,進入玉璧之中。
和氏璧也曾有許多典故,為防止有人竊走玉璧,被徐福封印之後曾加持無上法咒,得璧之人受盡詛咒,但不會危及生命,隻是影響世事,破壞半生鴻運。
郭林從玉璧中取出一塊玉佩,心神進入其中,腦海中浮現無數信息,玉中藏有仙典一部,名曰:玉華仙經。乃是仙界玉華仙帝入凡界之時見徐福誠心求道,枕生仙骨天資過人,特收歸門下,賜予他修行之用,又賜他法寶兵器,恩寵有加。
玉佩中除仙經之外,更有一幅地圖,注明了玉華仙帝所賜兵器法寶所在位置,徐福飛升仙界後將這一幹物事留在下界,封存於秦始皇陵中。
郭林對仙經細細研讀,以前修行中許多不明之處豁然開朗,同時感歎徐福福澤深厚,能拜玉華仙帝為師,此生有享不盡的丹藥法寶,仙界功法,無需同旁人一樣爭奪那所謂的天材地寶,更不用為了自己如何修行而犯難。
郭林收起玉佩,將仙法熟記於心,帶況天生按玉佩方位尋找秦始皇陵,在蒼茫大山的一個山洞中,找到陵墓入口,郭林與況天生小心前行,徐福法力深厚,極有可能在陵墓中設下屏障機關,郭林隻是奇怪盜墓者是如何進入並盜走和氏璧的。
順著山洞一路前行,山洞向下曲折蔓延,約莫行了五裏有餘,已到路之盡頭,郭林看到一處門戶,況天生走了多時已是不耐,看到有出口頓時歡喜之至,身形一閃便走到前麵去推石門,郭林剛想製止,隻見石門閃出一道光華,況天生“吱”的一聲如觸電般後退,郭林忙道:“切莫魯莽,此處設有機關屏障,不可冒然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