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江南那兒有個古鎮(1 / 1)

江南那兒有個古鎮。

古鎮的一切都古老。鎮中的路是老的代表,有“絲綢之路”那樣久的曆史,說來嚇人,據說還可以在此地找到蘇東坡的腳印,托老蘇的福,此路長年失修,塵土沒過腳背,偶爾一輛疾行的卡車行至於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北方大雪紛飛的美麗景色。隻不過到了這江南小鎮,雪變了種,成了黑雪。長住此地的人們臉上都有一層“保護藥”,雖漆黑無比卻也省去了不少買護膚品的錢,想想還是值得的。樓房也老得出了格,三歲小孩子哭上一陣,也會使它搖搖欲墜,牆上的皮也會紛紛下落,就像大上海的舞女在跳脫衣舞,想過不了幾個回合,這樓也成“裸樓”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們也隨著古鎮古老,這主要表現在思想上,落後得“北京人”都恨不得自稱是現代人。舒寒文許是“出淤泥而不染”,從小就喜歡讀一些亂七八糟的書,思想也因此而飛躍落後進步得很。他對一些傳統世俗很是不滿,有點兒憤世妒俗。他反對一些很寧人討厭的禮節,覺得那些都是一些****所做的一些****行為。

寒文仍舊看書。他的父親——舒其翁,母親——陳白蘭都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所以家裏鮮有幾本書,僅有的十幾本早在寒文上小學時就掃蕩光了。因此上了初中,寒文開始借書,不論是誰,見有好書非借來不可。到了能瞎寫點東西的時候,便開始向各大報刊雜誌投稿,以求發表。

還記得寒文在報上發表過一篇批判性的文章,把一切舊世俗都給罵了一通,很是痛快。但這下可好,寒文馬上成了眾矢之的,全鎮老少指責他傷風敗俗。鎮上一大學生更是放言:“斯人恃才傲物,自命不凡,實則是不學無術,文幾卻好羨耀之,乃愛慕虛榮之表現。非獨如此,且心胸狹劣,不容他人才之高於已,遊手好閑,終將一事無成,留於此中,定成害馬。”說時那個頭搖得讓人擔心掉下來,以此增強效果。寒文聽了嚇得把想說的話都往肚子裏咽,整個一活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