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群臣逼迫 君說戲言(2 / 2)

“鎮江大捷?”雖不知這是哪裏,但是聽那小太監說到遼東之後天啟皇帝才了然,就這麼站在原地忙不得的開口問道:“是哪位良將立此功勳,快說,是不是忠毅伯”?

“正是!是忠毅伯陳駿德與遊擊毛文龍奇襲鎮江,取得大勝”!

“哈哈,果然不負皇爺爺漢之霍去病的讚譽,忠毅伯真乃朕的千裏良駒啊!”天啟皇帝仰天長歎,似乎在這一刻讓他忘記了自己的木匠活計,興高采烈的他連忙對身邊的魏忠賢吩咐道:“大伴,你推薦之人果然是朝廷不可多得的良才,日後似忠毅伯的文臣武將,你可不能私藏多多舉薦才是啊”!

“是聖上洪福齊天,護佑大明將士奮勇殺敵!忠毅伯隻不過是上次麵聖受聖上提點教化之故才能得勝,歸根到底還是聖上之功”!

魏忠賢的馬屁功夫實在是了得,就連柳丁那貨在此得見也得甘拜下風。隻是這一句話便將天啟皇帝樂得都找不到眼睛了,隻見此時天啟皇帝難得滿臉謙虛的開口說道:“大伴胡說,這都是將士用命的結果!快將捷報遞上來,朕得好好看看這位忠毅伯是如何得此大勝的”!

天啟皇帝每日忙裏忙外,這些奏章通常都由魏忠賢來代勞,可是今天情況有些特殊,居然自己細細的讀了起來。而殿下的大臣們都是豎起耳朵來聽,生怕漏掉一絲一毫。而在其中的英國公張惟賢等人這是滿臉的紅光,這小子真是厲害,勳貴崛起之日為期不遠了。

當天啟皇帝讀完捷報之後,朝堂之上都是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這場鎮江之戰會是如此的出奇,竟然以區區二百餘人便得此大勝。。二百人奪鎮江,斬逆賊,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鬥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雖然之後便退出鎮江城,但是也給敵人沉重的打擊。

“好!此大勝真是大快人心啊!”看罷兩封戰報的天啟皇帝不由得大叫了一聲好,隨後抖著王化貞的奏章語氣激動的說道:“王巡撫願以六萬兵進戰,一舉蕩平建奴之禍。真乃是國之棟梁,而其部下毛文龍也是一員武將,忠毅伯既然與他相好,也定是一心報國的忠義之輩”!

兵部尚書張鶴鳴見縫插針,連忙站出來開口道:“稟聖上,此番大勝可見我遼東之軍殲滅建奴,收複失地指日可待,這也是巡撫王化貞運籌帷幄之功也。朝廷當獎賞有功之將,激勵邊將奮勇殺敵之心”!

天啟皇帝聽罷連連點頭,看了一眼魏忠賢後突然說道:“不錯,不錯,賞罰分明才是正理!之前朕許給忠毅伯遼東總兵官一職,此番他既然又得戰功,便升他為此官即可。毛文龍的官位有兵部、吏部、內閣議過之後上疏朕定會應允”!

“啟奏皇上,遼東總兵官乃是要職,而忠毅伯在捷報中言明日後會與毛文龍在朝鮮的皮島一帶開設東江鎮。但遼東總兵官是要總領遼東軍務,協助巡撫、經略運籌於帷幄,故而忠毅伯不應受封遼東總兵官,任命其為東江總兵官才最為名至實歸,毫無異議!”朝堂之中總會有讓人厭惡的聲音,這也是幾任皇帝不願上朝的主要原因,眼不見心不煩,誰也不喜歡聽反對的聲音。但是這內閣首輔劉一燝的這番話還是頗為客觀的,故而天啟皇帝雖然心中不滿,但也是說不出什麼不同意見來。隻好是說道:“可是朕都已經答應忠毅伯了,朕的豈能言而無信”?

這句話可捅了大簍子了,幾乎一大半的官員都是在說天啟皇帝胡亂應承,不該如此輕率的就將朝廷官位暗自授意某位將領。天啟皇帝何時見過此等架勢,最後被氣勢洶洶的群臣逼迫得不發一言,任由群臣一個個唾沫星子橫飛。站在一旁的魏忠賢則是眯著眼看著群臣的表演,心裏卻是想著:總有一天,咱家會讓你們這些隻會空談仁義道德之輩閉上嘴巴!

最後經過群臣在殿上研究決定,正式授予陳駿德為正二品的龍虎將軍,東江鎮總兵官。而這個龍虎將軍當年的努爾哈赤也做過,朝廷的意圖十分明確,就是要用自己方的這個戰無不勝的龍虎將軍擊敗昔日的龍虎將軍酋首努爾哈赤。而毛文龍為從二品的定國將軍,東江鎮副將,其他參戰將士均有封賞。雖然此戰毛文龍其中居功甚偉,但是人的名樹的影,忠毅伯的名聲在明廷確實是如雷貫耳。再加上有勳貴的因素,皇帝的器重,陳駿德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還未正式設軍鎮的東江的最高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