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拒不發兵 川浙隕落(2 / 2)

按理說一個巡按禦史隻不過是七品小官,而身為遼東經略的袁應泰則是右僉都禦史,兵部侍郎,堂堂的正三品之要員。可是這個張銓是朝廷派下來監查自己的官吏,故而他的話袁應泰卻是不能像對待武官那樣選擇無視,隻能是壓下心頭的火氣耐心的緩緩解釋道:“眼下沈陽城已失,若是再分散力量被建奴各個擊破遼東之局必亂矣!不是本官見死不救,實在是為了大局著想才不得已為之!張大人其實你不清楚這行伍之事,本官則是在為皇上,為朝廷負責”!

好言相勸完巡按禦史的袁應泰轉過頭來,依舊用他那極其冰冷的聲音說道:“劉洪你即刻返回將童仲揆帶回來,本官再最後說一遍,援軍是絕對不能再派出去救人!這就是建奴的計謀,圍點打援,妄想在野戰中消滅遼東的有生力量,本官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這個時候在盲目的派去援軍,與前去送死無疑!”

而巡按禦史張銓卻突然笑了出來,從他的臉上完全可以看得出,他這是被生生氣出來的笑容。在眾人詫異的注視下,張銓依舊是不顧官員禮儀,用手點指同樣疑惑的袁應泰高聲喝道:“好一個派援軍去,等於是去送死之言論!袁大人的謀略真是讓下官刮目相看啊!那麼依你袁大人的意思,就準備睜著眼看著童仲揆他們被建奴兵馬圍著,一個個被殺死,你就真的忍心嗎?忠於朝廷的將士因你而戰死沙場,日後的袁大人你又有何麵目去見他們的親眷、家人”?

袁應泰乃是好麵子之人,剛才張銓的嗆聲他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才壓下的火氣。而眼下在他看來是得寸進尺的張銓甚是可惡,隨即換上一臉怒容的開口道:“還請張大人不要再說了!這個援軍本官是絕對不會派出的!遼東軍政由本官管轄,不管是誰,說什麼也沒用”!

隨著“啪”的一聲,巡按禦史張銓氣得猛然一拍桌子,火冒三丈的他不由得大吼道:“袁大人你自己畏敵如虎,怕死怯戰,如此治軍又怎能服眾?如何作為,又豈能不讓部下寒心?今番……”!

而此刻的袁應泰卻是聽而不聞,在最後竟然幹脆走了出去,絲毫不理會這個紅著臉的禦史張銓。丟了沈陽城便已經是夠他袁應泰喝上一壺的了,若是緊接著再起波瀾,其結果是他袁應泰也承擔不起的。帶著這種少做少錯的心思,遼陽的援軍到最後也還是沒有發出去。

而沈陽渾河處的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總兵官童仲揆盼望遼陽發來救兵,但是卻望援不至。隻能是帶領著剩餘部下揮舞著大刀,憑借著將士勇猛作戰,最後竟然在後金的大光劍影中殺出一條血路,奇跡般的殺出了重圍。

看著身邊這所剩不多的滿臉疲倦的將士,童仲揆終於是得空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水,隻剩下滿心仇恨與無人來援之無奈。唉,此刻真是到了該撤退的時候了,若是再戰下去,其結果是必死無疑!正當他準備離開戰場之時,突然聽到有人喊道:“童將軍”!

要是別人此時喚他童仲揆定然不能回頭,可這個聲音他熟,是自己的副將戚金,戚繼光的二弟戚繼明之子,川浙兩軍相處三年,其彪悍的作戰風格就是受這位戚家軍之人的影響!眼下情況危急,撤退之機可是稍縱即逝,童仲揆不由分說的開口說道:“快些,咱們一同走吧!何必死在這裏”?

而戚金聽童仲揆說要離開戰場,卻是一臉決然的對他說道:“不知童將軍你想過沒有,咱們拚殺到現在已經死傷無數軍士,今番一旦離開戰場,不就成了臨陣脫逃了嗎?即使咱們真的成功逃回了遼陽,也定是活不成,最後還得落個臨陣逃跑的罪名牽連家人,為家族抹黑!也將會受到千人罵,萬人唾!正所謂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軍人的使命便是殺敵立功,守土護民。今天若是能夠戰死沙場,也是你我軍人最好的歸宿!童大人,與眾兄弟共赴黃泉豈不快哉?何不與那八旗軍士再拚殺一番,也好為皇上,朝廷多殺幾名禍害”!

聞聽此言的童仲揆不由得點了點頭,遂放棄逃命的想法,與戚金一同有殺入重圍,一直到身遭重創,栽落馬下為止!而這次努爾哈赤親率八旗士卒攻打沈陽城一戰也算是結束,除了參將周世祿率領的少數軍士成功突圍以外,其餘將領自總兵官開始往下,全部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