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金的攻城戰此時再算是正式打響,得了軍令的八旗士兵用氈被裹身,推著四輪戰車向前衝去,而讓精銳騎兵在後放箭策應掩護,竭盡全力的進攻東門。
雖然他們的總兵大人都出城作戰,但是他們都不太擔心。因為這兩人都是武功了得之人物,沈陽城中無人是其對手!看到後金攻城,城上的明軍士卒在各自將領的命令下,霎時間炮火齊發,滾木、礌石摟頭蓋頂的往下招呼。八旗士卒雖然是成片的倒下,成批的死亡,但他們仍然冒死前進,借助戰車與後麵騎兵的掩護,用生命在挖土填溝,相繼越過城外三道壕溝,進而直逼城下。
距離尚遠時明軍的炮火卻是發揮了很大的威力,造成了後金士卒重大的傷亡。但是連續發炮以後,那火炮就不靈驗了。由於連續發射,炮身熾熱,一裝上火藥,馬上噴射出去,不得不等炮身降低溫度後再裝彈藥發射。後金兵卒利用這個間歇,再加上身後騎兵越來越準的弓箭,一個個咬著牙扛著雲梯,推著戰車,向城下逼近,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快速向前推進。也就是半個時辰不到,沈陽城外的壕溝已被填平,眼見勝利在望的八旗士卒有如天神附體,健步如飛的奔過壕溝,直達城下的他們毫不停歇的便開始猛攻城門。
殘酷的攻城戰還在繼續,可是城外的後金士卒突然大喊道:“明廷的弟兄們你們聽好了,你們的賀總兵,尤總兵俱都戰死,你們還守得住此城嗎?不如開城投降,大汗定保你們高官厚祿,何必白白送死”!
看著木杆上挑著的兩個人頭,守城的明軍不由得放緩了動作,一個個臉上都帶著遲疑。而就是利用他們心慌意亂這個空檔,忽然有一群人站在城頭上,用刀斧砍斷橋繩,放下吊橋,如玉的事的後金將士不顧一切地衝上橋去,砸開東門,隨即一擁而入,沈陽城在此刻便被攻陷,可惜熊廷弼在沈陽城費的一番心血,可歎沈陽城裏麵的百姓!
其實砍橋繩,放吊橋,都是袁應泰收留的蒙古饑民。這些人早就已經投降了後金,後金的英明汗努爾哈赤就是讓他們與難民一起,混入沈陽城裏。到關鍵的時候,成為一股騎兵。所以努爾哈赤能攻下城陽絕對不是僥幸,是他在進攻沈陽之前,對城內兵力部署和工事情況都已是了如指掌。如此作戰,焉有不勝之理?
而此刻前來救援的川浙總兵官童仲揆剛到渾河南岸,便就得知沈陽已陷的消息。副將陳策本想率軍回遼陽,可是奈何憤慨的諸將隔著渾河皆是大吼道:“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又有遊擊周敦吉認為可以趁敵人立足未穩之際收複沈陽城。童仲揆等有感於眾將領的報國之心,隨即下令:將明軍分為兩大營,命令周敦吉、秦邦屏先渡渾河,在北岸安營紮寨,擺下陣勢。
而努爾哈赤得知明朝援兵已到,急速派兵向正在渡河的明朝援兵猛撲過去。周敦吉等領兵剛剛登上渾河北岸,兵分兩營,還未站穩腳跟之時,努爾哈赤派來的右翼兵馬已經圍了上來。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又派一支兵截斷了渾河橋通道,阻止河南岸的童正揆、陳策等帶領的部隊過河。
努爾哈赤以五萬的兵力,圍攻河北岸的明朝援軍。剛開始後金僅以白旗士兵進行進攻,因為在他們看來,隻要是明軍明軍就絕對是不經打的孬種,往往隻是一經戰陣便就會潰不成軍。可今天卻是萬萬萬沒有想到,這些舉著武器迎上來的明軍竟然能奮力拚殺。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支是來自四川的明朝援軍,論戰鬥力和意誌力都是出類拔萃的。這些川軍個個悍不畏死,拚殺頑強,兩軍交戰不多時,白旗軍就沒能頂住川軍的衝殺,滿臉難以置信的敗下陣來。
焦頭爛額的努爾哈赤隨即改派黃旗軍接著衝上去廝殺,而早已經是殺紅了的主將周敦吉等人身先士卒,不論敵人幾倍於己方,絲毫不退的進行英勇還擊,此波黃旗兵又被殺退。指揮作戰的努爾哈赤看得也是怵目驚心。遂又派紅旗軍接著廝殺,並會合白旗、黃旗的士卒一起彙聚起來,將川軍四麵包圍。在此情況下,經過一陣激戰以後,兩軍相互殺傷相當,前後三進三退,八旗士兵死傷近三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