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大口讓眾將脖子一涼,被熊廷弼突然爆發出來的威勢壓得不敢抬頭,俱是低著腦袋默不作聲。
熊廷弼走到眾將之中,語氣沉重的說道:“自逆賊降撫順,克清河,敗三路,已驕銳不可言,時猶恐關西大發援兵,未敢輕自出巢。及開原、鐵嶺不戰自下,懿蒲、遼沈不攻自逃,而謀奪遼沈之計決矣!此番本官奉皇命經略遼東,當步步小心,恪盡職守,為天子守牧一方,豈能如此輕率出兵?倘若兵敗失城,身死是小,將我大明百戰封疆袖手與人,你我便是千古罪人。九泉之下,還有什麼麵目去見祖宗”?
震耳發聵的一番話讓諸將慚愧不已,還好有大人深思熟慮,要不然鑄成大錯,悔之晚矣。
“末將魯莽,多謝大人及時懸崖勒馬,我等必謹記在心,片刻不敢忘卻”!
熊廷弼見狀微微的點了點頭,語氣稍顯溫和的開口道:“都起來吧,日後切記戰事當三思而後行,你等皆是將官,一言一行都是左右戰局之關鍵。本官已經稟明聖上,今日製敵,曰恢複,曰進剿,曰固守。而此時語恢複,語進剿,未敢草草。不如分布險要,守正所以為戰也。諸將當相互照應,據險力守,勿讓建奴越雷池一步,遼沈乃是京師之門戶,不容有失”!
“我等謹遵大人軍令,定保遼沈不失”!
“如此甚好,眾將都坐吧,最近可有打探到什麼軍情嗎”?
解決眾將請戰事後的熊廷弼顯得輕鬆了許多,畢竟楊槁已經被逮捕入獄,此時遼東局勢也穩字為先,穩中求勝才是正理。
一人站起身來略顯猶豫的說道:“大人,我方細作去多歸少。並且帶回來的都是些無用的消息,關於建奴的軍事部署卻依舊是沒有頭緒。倒是有一事末將不知當講不當講,有一夥人跟建奴大打了一仗,都是半年前的事,想必也沒什麼用途”。
“哦?不妨說出來聽聽。建奴對於情報可是嚴防死守,這一點咱們也要好好的學學。去年的戰敗皆是軍情泄露之緣故,你琢磨一下,務必要盡快摸清建奴的虛實”!
熊廷弼對於那半年前的情報並不太感冒,畢竟那個時候自己也是剛到遼東。隻不過借著這事敲打一下眾人,切不能再犯前人的錯誤罷了。
“是大人,經細作打聽了月餘,終於大致弄明白這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代善領著人去攻打平頂山的一夥土匪了。這兩撥人打了一天一夜,據聽說喊殺聲就沒斷過,還伴有火器的轟鳴。後來細作多方奔走才知道那夥土匪的頭目叫陳駿德,據說還是一個舉人呢,不知道什麼原因做了土匪,除了一夥人沒跟著他以外,其他山頭都被他收攏起來,隻是這一仗山寨便被打垮了,人也是不知所蹤,沒有消息了。其實這人還是有些能耐的,幾乎把代善的巴牙喇衛隊打殘了,要不是後來援兵到了,沒準那不可一世的代善便要沉沙折戟在那小小的土匪山上呢”!
眾將聽罷皆是放聲大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人,畢竟敵人吃虧,這都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誰!你說那個頭目叫什麼”?
熊廷弼突然的一聲驚呼,嚇了那人一跳,不知道這脾氣倔強的經略大人如此激動的站起來大呼小叫是什麼意思。
“大大人,那人叫陳駿德,據說是個舉人,其他的便打聽不到了”。
“原來是他啊……”!
我說會試的時候怎麼不見他來了,本以為有什麼事耽擱了呢,這咋還當上土匪了呢?後來城破之後得知老友殉國的時候,還以為他也死在建奴的馬下了。沒想到還跟大貝勒代善幹了一仗,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愧是聖人門生,也不枉你恩師張學正死前還托人讓我照顧與你呢。
熊廷弼的沉思讓底下的人摸不著頭腦了,提著膽子開口問道:“大人,你認識這個舉人土匪啊”?
回過神來的熊廷弼略顯激動的說道:“認識,他是我的學生,你即刻派些人手去尋他,隻要發現他的蹤跡便給我帶回來”!
“是大人,末將這就去辦”!
這人拱手後轉身便出去了,留下一個長籲短歎的熊廷弼,還有一屋子大眼瞪小眼的將領。
一中年男子端坐案後,口中不斷的小聲重複著:“陳駿德,陳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