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赫圖阿拉城,英明汗努爾哈赤與八旗旗主正在研究出征策略。
對於主動出擊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討論,八旗將士上下一心,逢戰必奮勇向前,豈會畏縮不前,固守待援呢。而且之前努爾哈赤的命令都已經傳達下去了,各旗將士均已準備完畢,翹首以盼這沙場建功立業的時間。
“細作傳來消息,明廷號大兵四十七萬,四路大軍已經大舉來犯,按照我們之前所定,我八旗將士先殲滅這西麵來犯之敵。各位貝勒、旗主你們來看,我們在哪裏來迎擊這西路來犯的杜鬆”?
麵對努爾哈赤的提問,各大貝勒都是麵露思索之色。雖然自己等人看不起明廷,可是這號大兵四十七萬的陣勢,由不得自己不謹慎對待。
三貝勒莽古爾泰看著眾人那小心的神情,不由得噗之以鼻,語氣輕蔑的說道:“這有什麼好說的?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他們明廷就好整這虛頭巴腦的。明明就十萬人,非說四十多萬,也就能騙騙自己了。我族兒郎擅長野戰,隻要是荒野平原,無論哪裏,都可以大破明軍!不若這就起兵出征,何苦悶在這裏自尋煩惱呢”?
他的這些話也隻有二貝勒阿敏點頭讚同,這兩個堂兄弟沒事就在一起廝混,屬於一個鼻孔出氣的好兄弟。這弟弟發話了,當哥哥的怎會不出言表示支持呢?
“莽古爾泰言之有理,想那蠻奴豈會是我族兒郎的對手?這次大汗親率我族八旗精銳迎擊明軍,無他法,橫衝直撞而已”!
大貝勒代善看著地圖想了很久,突然站起身來說道:“父汗,你看著鐵背山毗鄰的界凡城,這裏是通往我都城赫圖阿拉的咽喉要塞。界凡城北是渾河東岸的吉林崖,是為第一險要之處;城南為紮喀關,又是易守難攻之地;而界凡之後便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我們可以在這修築防禦,以禦明軍”。
連一直對代善頗有偏見的皇太極都不得不承認代善此言頗具兵法要領,雖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點頭表示同意。
英明汗努爾哈赤看了一眼代善手指的位置,略一思索便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嗯,此處端得是好地方,我們就在這築城,各旗將士準備的如何了”?
“隻等父汗一聲令下,各旗士卒俱已收拾妥當。”皇太極拱手答道。
“好!各位回去之後稍作休息,一個時辰之後便兵發界凡城。此戰傾盡我女真所有精銳,定能給明廷一個迎頭痛擊。所有將士上下一心,此戰當大獲全勝,徹底摧毀遼左之地明廷力量。天佑我族,此戰必勝”!
各旗旗主、貝勒皆跪倒在地,跟著努爾哈赤大喊道:“天佑我族,次戰必勝”!
這次出征杜鬆的西路行軍是日夜兼程,加上道路比較平坦,不出五日便來到了薩爾滸,望著渾河北岸的鐵背山,杜鬆即傳令升起中軍大帳,與諸將商討用兵之法。
杜鬆端坐首位,目光炯炯有神的看著下首的眾人將官,用手指著界凡城的方向說道:“斥候來報,界凡城建奴正在修築防禦工事,本將意欲親率將士一萬,渡河趁敵陣腳未穩之際發起攻勢,一舉蕩平這通往酋首赫圖阿拉的最大的障礙”。
話音剛落總兵趙夢麟便拱手說道:“大人,將士們晝夜行軍已俱是疲憊不堪,況且敵情不明,貿然分兵渡河,實乃冒險之舉。不若讓軍士稍作休整,待打探清楚之後,再行進攻之事”。
眾將官皆是點頭稱是,這樣貿然進攻,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我看你們是忘了楊大人軍門掛這那把劍了。”杜鬆“啪”的一聲,手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之上。
眾將各個噤若寒蟬,低頭不語。
“本將也是沒有法子,朝廷的催戰文書像雪花一樣飄到我的桌子上。大軍每多耽擱一日,這銀子就像流水一樣的花出去。此處出征派餉本就艱難,如若遷延時久,恐糧草不濟。戰事不能拖延,傳本將軍令,參將柴國棟,遊擊王浩,張大紀、楊欽、汪海龍、楊汝達、劉遇節,監軍張銓隨本將即刻渡河,再敢有推阻戰事之人,立斬不赦”!
“末將遵命”!
眾將雖有怨言,可軍令如山,俱是下去準備渡河事宜,不一會杜鬆便帶著眾將士開始橫渡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