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盡是扯淡,著急回去幹什麼啊?真不知道大汗怎麼想的,這漢人都是慫包,根本不敢跟咱八旗兄弟叫板,咱們應該掉頭回去,活捉他們漢人的皇帝才是。”這也仁兄大言不慚的說道。
頓時引來身邊之人群的附和,說得太對了,聽說漢人那邊土地富饒,娘們也是一個賽一個水靈,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一想到自己這些人放棄大好的機會回轉建州,眾士卒都是頗有怨言。
可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大汗努爾哈赤還真有過繼續進攻的打算,主要是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各大貝勒,旗主的鼓動的。再加上戰事順利的出乎了自己的想象,自己出兵之前就已經掌握了明廷在遼東的軍備情況,其步軍皆不習弓馬,一切器械皆朽鈍。知道此次作戰定會勝利,可沒想到明廷是這樣的不堪一擊。尤其是五阿哥莽古爾泰那一句:“漢人如待宰的羔羊,父汗不取天理難容。”深深的打動了正猶豫的努爾哈赤。整個後金上層到處都充斥著這種言論,搞得英明汗努爾哈赤心裏都是癢癢的。唯有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還保持著冷靜。
其實明廷的實力不止於此,對於這個英明汗努爾哈赤是心知肚明的,可在理智的人也架不住周遭所有人都是主戰的言論,沉吟半晌才止住眾人的吵雜,突然起得身來一拍桌子說道:“眾位貝勒,旗主都是如此的說辭,足顯我祖兒郎驍勇善戰,那咱們就議一議,打哪裏,怎麼打”?
“父汗,此時我族當退兵才是最為妥當,此次驅兵入遼,乃是奇兵之功,出其不意方得此大勝。
明廷得訊後,必會調兵遣將前來報複,而我族兒郎不善守城,並且兵力不足,後方又有葉赫部,林丹汗虎視眈眈。如不及早脫身,恐遲則生變,還請父汗三思而行”。
皇太極看著自己屢次三番搶自己風頭的大貝勒代善,狠狠的咬著牙,緊緊的攥著拳頭,無奈的也跟代善一樣跪倒在地口稱父汗說道:“此時進兵,不合時宜,戰線縱橫過長。雖可以戰養戰,可前方城池堅固,即便誘敵野戰,恐時日不短也。後方長久空虛,恐給他人趁勢而入之機。兒臣以為大貝勒此言甚是有理,當即刻退兵,字不變應萬變,先就立於不敗之地”。
英明汗努爾哈赤這才幡然醒悟,暗道自己真是糊塗了,怎麼聽了幾句好話就頭腦不清楚了呢?於是他急忙扶起跪在地上的二人,對代善與皇太極的意見給了高度的評價,並不顧其他貝勒的極力反對,下令全軍準備行裝,三日後啟程趕回建州女真都城赫圖阿拉。
皇太極看著自己父汗一臉滿意的看著大貝勒代善,威嚴的麵孔下,卻藏著一顆仇恨的心。
這不後金士兵便驅趕著人群和牛羊往家走,嘻嘻哈哈的,笑聲不斷。是不是的用鞭子抽打一些走的比較慢的人,催促著他們快點走。而被掠奪走的漢人也不都是奴隸,其中跟隨者遊擊李永芳投降努爾哈赤的百姓都是平民的身份,不會受到那些無辜的傷害。而以後那些被掠奪來的人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隻見得一個小孩因走的慢了一些,便被走過來的一個正白旗的兵士一腳踹在了地上,對著那個小孩就是一頓暴打,邊打邊罵:“你個小蠻奴,還敢偷懶,給我快點起來,要不然我今天非弄死你不可”!
而此時已經被封為三等副將,等回到赫圖阿拉就會娶貝勒阿巴泰之女,英明汗努爾哈赤之孫女為妻的李永芳將這一幕都看在了眼裏,有心上前進行阻止,可還沒走幾步呢,就調轉馬頭向前走去。自己現在是寄人籬下,又怎麼能越皰代俎,多管閑事呢?馬上的他滿臉的落寞,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