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享富貴 死盡哀榮(2 / 3)

崇禎皇帝看著玉佩,泣不成聲,“駿德啊駿德,當年的事曆曆在目,當年揮斥方遒,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那是何等的英姿。如今……唉,駿德有沒有留下什麼話來”?

“王爺隻來得及說了一句,來匆匆,去匆匆;兩世為人伴春風。地至厚,天至公;三生石畔說來生。說完王爺就去了”。

文武官員皆跪倒在地,“請陛下節哀,當下還是要處理毅王爺的後事要緊”。

崇禎皇帝低著頭沉吟半晌,猛然抬起頭,咬牙切齒的問道:“何人刺殺的駿德”?

這句話也問出了眾位大臣的心聲,誰呀,這麼大的能耐,毅王爺都親兵護衛都是新式火器,別說是刺客,就是一參將帶著所屬軍士強攻,也未必能打敗毅王府三百護衛的。

“是建奴皇太極的妃子,博爾濟吉特氏。當時王爺在大連灣督造寶船,妖女趁著王爺不注意,用匕首刺進了王爺的心口”。

大臣一聽,唉,紅顏禍水啊,當初毅王跟此妖女的事鬧得天下盡知,沒想到英明神武的毅王爺,竟然也倒在了禍水之上了。

“內閣即刻擬旨,建奴不知悔改,罔顧天恩,恩將仇報,刺死毅王,乃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之大罪,責成有司,薊遼總督,遼東巡撫,即刻兵發黑龍江,鏟除逆賊,兵鋒所向,皆寸草不生,不分男女,不顧老弱,皆立斬無赦”。崇禎皇帝一個字一個字的說了說來。

朝堂上的文臣,武將,勳貴都吸了一口涼氣。陛下這是要拿整個建奴給毅王陪葬啊。有些大臣認為有傷天和,要出來反對,皆被身旁的大臣拉著。笑話,這個時候出來反對,皇帝必然大怒,杖斃都是輕的,死後也得給毅王陪葬,跟建奴並骨這可不成啊。

“此後再有膽敢非議誹謗毅王者,誅九族。馬上派人去遼東,毅王的靈柩得回京,朕要看看他,朕累了,諸位愛卿,下朝之後都想想,毅王府的後事,也給駿德定一個諡號,明日早朝就都要定下來”。說罷,在王承恩的攙扶下,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

大臣們這下炸了鍋了,安排毅親王後事這簡單啊,陳駿德的兒子降一級世其爵毅郡王就是了。可這藩王死了就死了,哪有什麼封號啊。於禮不合哇。

孫承宗大喝:“今日的情況諸位都看到了,陛下傷心欲絕,什麼也聽不進去,爾等有異議俱送到內閣,我與諸位閣老稍晚的時候會與陛下稟告,莫要唯恐不亂,此時誰要敢尋事,老夫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群臣聽罷,頓時雅雀無聲,才想起來這孫閣老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儒將啊,俱異口同聲的說到:“請孫閣老放心”。

“此誠多事之秋也,咱們去值房商討一下吧”,言罷與眾閣老向值房走去。

崇禎皇帝神情恍惚的坐在皇極殿的禦座上,回想起與毅王的點點滴滴,不禁潸然淚下。突然一陣喧鬧打斷了崇禎的思緒,登著血紅的眼睛問道:“大伴,何人在外喧嘩,拉出去,杖斃”。

王承恩聞言出去了,不一會有回來了,“陛下,是王貴妃責罵奴才呢,您看……”?

“杖斃,王家一眾家小即刻下獄”。崇禎惡狠狠地說道。不理會王貴妃的哭喊,崇禎皇帝看著手中的玉佩,一言不發。

值房內閣諸大學士,正在討論今日之事,“看來陛下是又要不顧祖製,唉,怎麼什麼事中有毅王,就要逾製呢”?範閣老滿臉的無奈。

“我看這事就依了陛下吧,反正也是最後一次了,之前毅王逾製還少了”。老畢低聲說道。

“可是文武官員都反對啊,看著一個一個的,這事還得咱們內閣周旋啊”。徐閣老搖搖頭道。

孫承宗剛要說話,王承恩走了進來,“王公公,陛下有什麼旨意”?

“陛下讓我給眾位閣老傳個話,明日早朝,毅王爺的諡號規格要高,著禮部明日要拿出個章程來,王爺進京來得時候,諡號必要定下”。王承恩對著孫閣老拱了拱手,“陛下展雷霆之怒,剛才王貴妃因大聲喧嘩,被陛下杖斃,一家老小皆下獄候旨,孫閣老,明日早朝可別出什麼大事啊,我也走了,閣老就多費心”言罷,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