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許晴晴幹脆把電話撂了(1 / 1)

一個市委書記,居然堅決不接受采訪,這是主流媒體的記者們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事情。他們對金磊市長說,這個書記一定是個怪人。

金磊和賈東生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不便說什麼,也不做解釋。

不論丁剛強是否願意接受采訪,主流媒體的報道依然按計劃刊發。

報紙登了,電視播了,網絡轉了,廣播還有專題報道。丁剛強這麼一個廉潔務實的領導幹部,一時成為了輿論宣傳的中心人物。有的網站出現了空前的點擊率高峰。

丁剛強感到哭笑不得。他看過那些報道,雖然說沒有造假,但很多事根據別人提供的材料加工出來的,一些細節明顯有些不真實。他真佩服那些記者,可以不與當事人見麵就能筆下生花,寫出動人的文章來。

他給李遠打電話訴苦。李遠說,那些報道也沒有經過他和許晴晴審稿。好在這些記者不是有意編造,你也就別太較真了。

許晴晴也打來電話說:“你這個人呀,怎麼一下子轉不過彎來?人家求之不得,做個抗洪英雄有什麼不好?你卻這麼一個態度。記者那麼寫,是因為你回避他們呀。你要是接受了采訪,要求事先看一遍稿子,或許會離客觀事實近一點。”

丁剛強回答說:“真不知道怎麼和你說,物極必反。你應該懂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吧。我們做事,不是做給新聞單位看的。”

許晴晴不再和他理論,幹脆把電話撂了。

更麻煩的是,某個主管部門提出,既然公眾對這個典型人物認可了,應該馬上組織典型事跡報告團,派去各地巡回宣講丁剛強的先進事跡。

江東省委宣傳部和新聞辦把這個意見轉告給朝陽市委。

丁剛強覺得這樣下去會更加被動,於是提筆給省委寫了一份報告,請求取消安排報告團的計劃。

他誠懇地說,作為一個黨員、一個領導幹部,自己隻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無論是在哪個市州出現了險情,書記市長都會在第一線的,都會挺身而出的。這是起碼的要求。把這個事情放大了,就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和標準定得太低了。他特地申明,自己沒有接受過任何北京來的記者的采訪,那些新聞報道沒有經過他本人同意,有一些不實之詞和細節誇大,知情的人看了會覺得好笑的。如果再巡回作報告,隻會起到不好的作用。

歐陽晉書記讀了這個報告後,寫了個批示給省委宣傳部,希望他們“尊重丁剛強本人的意見。”

既然省委書記做了批示,某個主管部門不再提出異議。原來計劃授予“抗洪書記”稱號、拍攝專題紀錄片、出版典型經驗專輯等一係列活動也取消了。

追捧抗洪書記的網絡風波,很快就被別的什麼焦點新聞取代了。

丁剛強對小胡說,媒體也不講什麼原則了,快樂主題一出,粗俗就是占了上風。抗洪來了,他們也跟著起哄。新聞報道嘛,就是一陣風。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

小胡自己沒有做什麼評論,而是轉述了小丁的一句話:“書記在關鍵時候,表現出異常的冷靜,使我敬佩不已。”

丁剛強淡淡地說:“職場的事呀,不冷靜處理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