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趙廣(2 / 2)

毛義也因為我的重視,被劃入我親信的行列,連來敏這位上司都對他親熱加客氣。這些工匠原本都是世襲的身份,是貧窮、下賤的代名詞,如今也是收入豐厚,讓人刮目相看。鐵器作坊的大匠趙廣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趙廣的祖父是襄陽郡人士,家裏有祖傳的打鐵手藝,在襄陽一帶也是有些名氣的鐵匠師付。一場黃巾之亂,讓他家失去了一切。為了逃兵災,祖父領著一家人逃到了成都府。到了成都府不久,祖父安頓好一家人後就得病死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擔就壓在了趙廣父親的身上。在埋葬了祖父後,家裏就一貧如洗。趙廣的父親再也無力去開一間鐵匠鋪。

就在生活難以為繼時,官府的匠作監招工匠,趙廣的父親明知進了匠作監就等於賣身為奴,可為了老母,孩子能生存下去,還是一狠心帶著全家進了匠作監。匠作監的工匠沒有什麼待遇可言,每天拚死拚活的幹活,全家也隻是有個溫飽而已。

趙廣隨家人逃到成都府時隻有十歲。生活的嚴酷,讓趙廣從小就很懂事。在父親進了匠作監後,他也跟父親學起了鐵匠手藝。父親憑著過硬的技朮和優良的人品在匠作監不但很快就站住了腳,還漸漸成了鐵匠中的領導者。趙廣也在這種環境中一天天長大,一點點成熟。

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父親早已老邁得打不動鐵了,趙廣也成了匠作監鐵匠中的新領導者。在父母的張羅下同另一個鐵匠的女兒成了婚,還生下了一兒,二女。趙廣對這種生活本已經麻木了,匠作監以外牆頭變換大王旗,今天劉焉,明天劉備,劉備死了換了個劉禪,這些對趙廣來說都沒有拚命幹完一天的活,得到那點活命的糧食來的重要。

這樣的日子終於有了改變,一天毛義總管親自來找他,說皇上要打造一個新器物,命他再帶上幾個鐵匠去聽令。趙廣不敢多問,帶上幾個好手就隨毛義進宮了。這還是毛義第一次進到宮牆之內,惶恐不安的心情在拿到圖紙的那一刻不複存在了,接下來學習米、分米、厘米、毫米這些長度單位,學習如何看圖紙,再接下來是幾天沒日沒夜的打造。趙廣憑著跟父親學來的過硬的技術終於帶著大家打造出了這個新器物,打造好後才從毛義總管那得知打造出的新器物競然是個釀酒的蒸鍋。

新酒釀出來的那天,皇上竟然來了匠作監,還召見了趙廣他們。趙廣第一次很近的看到了皇帝陛下,第一次喝到了那麼香淳、濃烈的美酒,第一次得到了十貫的賞錢。趙廣暈暈乎乎的背著十貫賞錢回到家後,一家人都被這一堆銅錢嚇呆了。多少年了,家裏多少年沒見過一下有這麼多錢。父親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母親和妻子已是淚流滿麵。趙廣知道這些都是那個總在微笑的小皇帝給他的。

接下來匠作監不斷的在改變,地方一天天擴大,人員一天天增加,鐵匠也有了專門的鐵匠作坊,趙廣也成了管著一千來人的管事。工匠們第一次有了工錢,他這樣的管事一個月能拿到十貫錢的工錢。最差的學徒一個月也有三百文可拿,隻是活更多更重了。

那天皇帝陛下突然來了鐵匠坊,競然傳授給趙廣他們一種煉鋼之法。趙廣聽了皇帝陛下的傳授後,除了吃驚還是吃驚,趙廣怎麼也想不明白,皇帝陛下是如何得知這種煉鋼之法的,這種煉鋼之法他也從未聽聞。當他按著皇帝陛下所授之法成功的煉出第一塊鋼,親手用這塊鋼按陛下給的圖紙打造出了第一口鋼刀後,抓著這把鋼刀趙廣服了,徹底的服了。如此簡單的方法得到了這麼好的鋼刀,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

在毛義總管金殿獻刀之後,大量打造鋼刀的仼務和大額的賞金一起發了下來。毛義總管這些當官的在陛下的嚴令下並不克扣他們這些工匠,趙廣因為是管事,又是帶頭煉出精鋼和打出鋼刀的人,一下被賞賜了五十貫。看著手中沉甸甸的二隻銀元寶,趙廣第一次找毛義買了二壇五糧液,又買了鹵菜帶回家。趙廣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老父親聽後,老父親先是說了一句:“我們工匠的好日子終於來了。”後就拉著趙廣衝著皇宮的方向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頭後喊道:“陛下,是您給了我們這些低賤的工匠們一個好生活,我們萬死也要報答您的大恩大德啊!”喊完後痛哭失聲。那一夜趙廣和他的老父親都喝得大醉。這同樣的一幕在千百個工匠家裏同時發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