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章 準備(2 / 2)

再度檢查了一下彙率之後,林時發現近期美元開始回升了,不是簡單的回升,而是單邊上行震蕩,從1:6.3漲上了1:6.81,隨之帶來的電視台上多空勢力之間的轉換,一些之前做過“大膽”預測的專家,紛紛找出了之前的記錄來打了一個馬後炮。想要以此來證明他們當時的預測有多麼的賺錢,即使他們一分錢都沒有投下去,也一分錢沒有賺到。

林時又看了看最近美股的走勢,白巨中文網接受了一家國內私募公司的邀約收購,同時股價開始回升……

在白巨中文網上賺了一筆巨額資本,但林時卻高興不起來,如果他不知道這裏麵的背景資料的話,他恐怕和那些散戶一樣,看見什麼漲就買什麼,即便那些股票將在十幾天之後開始大跌。

點開了美股軟件的界麵,然後點進了化工行業,國內防水背膠比較出名的就是泰宏股份了,其餘的差也差不了多少,畢竟不是高技術行業,隻要有秘方和機器,誰都能進入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最難的不是生產,而是銷售。

國外比較有名的則是多徳士防水背膠,林時在周末的時候特意調查了一下這個股票,不過用的時間比較多,他用翻譯軟件把年報一句一句的翻譯成中文理解,即便他從財報上已經知道這個股票是一個比較好的股票了,國內建材市場也有多徳士防水背膠,但是價格比國產的要高50-120元一桶。

所以多徳士在華夏不是特別的有名,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國內的銷售,一些建築工地就是喜歡進口的東西,可能是被國內一些專門做低價產品的廠家給搞怕了吧。物美價廉在建材行業這一塊不是特別的適用,比低價永遠沒下限。

多徳士防水在美國的地位相當於泰宏股份在華夏的地位,甚至多徳士還要高上不少,1954年成立,1972年上市,隨後股價一路飆升,30年漲了279倍,公司業績翻了好幾番,並且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而在運營的這幾十年裏麵,沒有一個關於或者針對於多徳士這個品牌的醜聞。

知名度打開之後,就會吸引很多的人來買你的產品,1992年多徳士成為美國建築裝修協會推薦的首選品牌,其質量幾乎獲得了97%的裝修工師傅的認可,隨著公司發展的不斷壯大,美國政府考慮到不能讓多徳士一家獨大,於是利用反托拉斯法把多徳士分成了兩家,一家做生產,一家做銷售,而公司掌控者之間不能有任何的關係。

分開之後,多徳士依舊高速發展,但是美國建築行業也開始了飆升,一些小公司也開始慢慢發展壯大,不到幾年就發展出了足以媲美多徳士的公司——高諾。每個華爾街金融人士覺得隨著高諾的崛起,多徳士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打擊,將無法再保持高增長。然而這樣的唱空持續了近十年。每一次多徳士都打了這些金融專家的臉。

就在林時獨自進行調查的時候,他忽然得到了這麼一條消息:多諾的實際掌控人就是從多徳士裏麵分出來的,兩家暗中有戰略協議,並且兩家獨占的份額幾乎達到了整個美國建築業的一半!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林時忽然就想笑,美國政府處心積慮的想把他們分開,結果隻做了表麵功夫,他們暗中已經掌控了美國建築業,也難怪華爾街的人會看走眼了。

多徳士目前的價格是37美元一股,六個月的看漲期權需要10美元一張,而一手就是1000美元,習慣性的看了看K線,隨後關掉了頁麵,單邊上行的走勢沒有什麼好分析的。一些基本麵的指標如市盈率或者市銷率顯示著這隻股票目前的價格略高於股價的內在價值。

在將這個股票加入了自選股裏麵之後,林時把思緒回到了華夏股票上麵,大盤基本不用分析,隻要是政策操盤,那麼永遠是震蕩市場,慢牛幾乎想都不用想,那都是政府為了安撫民心,才讓昧著良心的經濟學家這麼說的。

實際上大盤是漲是跌,隻有股市的參與者——散戶或者機構會“懂”,想知道今年行情好不好,看一看前十年業績跑贏大盤的基金就知道了,如果連這種基金都不行的話,那散戶肯定是虧的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