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會不會有人冒充太子?(1 / 2)

皇帝駕崩,太子回宮,即位那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就因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皇後才開始慌了起來,前段時間通過氣的大臣們因為現如今太子回宮了,態度也都變得模糊了起來,本來在這種事情上大臣們就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往哪邊倒,太子比起四皇子勝算那要大的多得多。

更何況這種在事情上,走錯一步那便是沒機會翻身了,這些大臣們各個都是人精兒,畢竟在官場上混,不可能沒有眼力見兒,也不可能沒有預判的能力。

根據先皇康平帝的遺詔,太子回宮便可擇日登基,在太子未回宮之時可有太傅代為管理朝政,太子歸朝登基之後,皇後方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於宮盡事,克盡敬慎,敬上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椒庭之禮教維嫻,堪為六宮典範,實能讚襄內政,賜封靜慈太後,移居頤樂宮,頤養天年。

當時康平帝快不行之時就料到太子趕不不來了,躺在榻上招來一直服侍著他的李公公,秘密寫下了這份遺詔,寫完了以後就由李公公代為保管,此事隻有康平帝與李公公知曉,康平帝去了之後,李公公才把這份遺詔公諸於世。

那時的皇後覺得一切都按照她的計劃進行著,並沒有把這份遺詔當回事,滿朝文武百官大多數也覺著太子毫無蹤影,就連康平帝起棺入皇陵之時也不見太子之麵,大多數大臣都覺得太子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現如今太子回宮,滿朝文武百官又想起了康平帝的遺詔,都覺著康平帝讓太子登基,讓皇後去頤養天年,這都意味著要把一切大權交給太子。牆頭的風立刻吹向了太子。

當今左丞相是皇後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方知葉,當年康平帝提拔了如妃的哥哥,康平帝因皇後娘家方家是個大家再加上之前利用過皇後,總是覺得提拔了如妃這邊,不提拔下皇後這邊總顯得冷落了皇後,於是就順手提拔了一個朝廷上他覺得不錯的方家人,也就是方知葉。

方家是個大家,從元熹帝那時就一直輔佐做皇帝,方老爺子輔佐著元熹帝打下了天下,也不爭不搶,元熹帝登基之後方老爺子願望就是得一個宅子,好好養老,元熹帝這怎麼會願意,他本就打算坐上皇位以後好好補償這位好兄弟,於是賜他國公之位,國公淩駕於左右丞相和太傅之上,當時的方家可謂是一家獨大。

可惜方老爺子之後,也就沒在出有用之才了,方老爺子的正房太太,方老太太有兩個一個女兒,可是方老太太極護犢,自己的孩子別人不能打不能罵,導致正房兩個兒子都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公子,倒是偏房的庶出兒子方知葉比較得方老爺子的賞識,可惜方老太太一個勁的打壓,導致方老爺子無法提拔,也不好意思把自己兩個嫡出的蠢兒子提上台麵去。

元熹帝多少知一些方家的事情,方老爺子為了不讓自己死後方家落寞下去,於是大膽的向元熹帝提婚,方老爺子當時並沒有看上當時的太子,他覺得太子膽小懦弱,成不了大事,於是向元熹帝提婚,要把女兒嫁給當時還是三皇子的康平帝。元熹帝覺得不妥,說方家嫡出長女,怎麼也應該嫁給太子,方老爺子說是小女被自己母親寵壞了,成不了以後母儀天下的皇後,當個皇子妃便是得了皇上萬千寵幸了。

當時的康平帝也發現了這個,康平帝一直是個有野心的人,他知道要讓太子落馬,自己等順利登上皇位,隻能搭上方家這隻大船,他故意製造與方家大小姐方妤舒的相遇,故意製造出各種機會讓方妤舒愛上他,方妤舒是養在深閨中的小姐,又剛好是愛做夢的年紀,哪能抵得住康平帝的一來二去,不過多久便就陷了進去,當時還是皇子的康平帝也是大膽,向方妤舒保證自己定會當上皇上,問她願不願意做自己的皇後,那時候單純如方妤舒哪會想到康平帝是要靠著她身後的方家才能當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