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摘要
卷首語
作者:李冰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最終要看精品、看代表作。營造有利於多出精品的條件和環境,不斷推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是作家協會的天職和要務。要加強對創作的引導,鼓勵原創,強化精品意識。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係,把提高作品質量放在第一位。
精品源於作家對生活的豐厚積累和深刻認識。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克服膚淺和浮躁。要采取多種措施,支持和幫助作家把深入生活作為創作的一種常態,化為作家自己內在的要求。過去中國作協及各團體會員在這方麵做了很多工作,今後要繼續引導作家走得出、沉得下、蹲得住、“打深井”,在以往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礎上,開辟組織作家深入生活的新途徑新方式。要繼續實施作家定點深入生活製度,使深入生活與創作需要更緊密地對接。要把“創作之家”、“創作基地”管理好、使用好,形成規範有效的運行機製。
精品力作的誕生離不開評論的推動。作家與評論家相互砥礪,創作和評論相生相長。要努力形成良好的評論氛圍,開展積極健康的文學批評,改進學風和文風,是其是、非其非,講實事求是的話,講言之有物的話,講深入淺出的話。要加強對文學理論評論人才的培養,不斷探索在新的傳播條件下文學評論擴大影響力的方法。
文學精品需要經曆社會認可、曆史認可的過程。我們要一手抓創作,一手抓推介,積極吸引和引導公眾閱讀。要千方百計擴大優秀作家的影響力,讓優秀的作家受尊崇、優秀的作品有市場。
在我國文化產業中,文學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文學原創為影視、戲劇、動漫等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提供母本,而其他藝術的傳播力也擴大了文學的影響。我們要大力挖掘文學潛能,發展文學生產力,進一步推動影視文學的發展,鼓勵文學作品向其他藝術形式轉化。積極拓展文學數字出版、電子閱讀、在線閱讀,為作品傳播提供新渠道。
這裏要特別提到少數民族文學和兒童文學,因為這是兩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學領域。少數民族文學是我國文學百花園中獨具特色的奇葩。要繼續為少數民族文學的健康發展多辦實事,在深入生活、重點作品扶持、人才培訓、對外交流等方麵給予更多傾斜。繼續精心辦好《民族文學》雜誌,扶持少數民族文字創作,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工作。兒童文學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重要精神夥伴。要組織作家深入校園,了解童心世界,創作更多適合少年兒童特點、富有教益的優秀作品,塑造少年兒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少年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