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亮心裏一樂,今天沒少人給他要證件,沒想到晚上卻有人給他看證件,這個世界還真的很奇妙。
小紅本不大,上麵七個黃色的字“民辦教師任用證”,翻開後是一個青年的黑白照片,樣子與中年人相仿,邊上是政府認證字樣,名字上還有鋼印,看起來倒不象是假的。
李小亮看了看把民辦教師證遞還給了這個叫於德友的中年人。
李小亮笑笑,雖然不知道於德友想說什麼給他看證件又是什麼目的,但對於這個當教師的中年人,他有些好感。
民辦教師這些年並不好過,工資少的可憐,日子艱辛,不少報道說了這事。好在現在民辦教師轉正成公辦教師,已有了改變。對於這些任勞任怨的人,李小亮挺佩服的。
“其實我這次來,就是為了轉正這事,民辦轉正你知道吧?”
中年人的樣子很熱情:“說實話,能轉正我高興,可咱們教育局卻搞了一個精工簡政,同加強教育建設的政策。政策倒是好政策,可兩個政策一起來卻不好了。”
中年人點上一支煙,也不管李小亮是不是能聽進去他的話,接著道:“加強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入,意思不光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他們更著重是基礎建設,也就是擴校園,蓋大樓,上設備。這是好事,可這建完了,就要求的教師多了,現在一個蘿卜一個坑,哪裏來更多的教師?再加上精工簡政,很多象我們這樣的民辦教師一轉正,就被調離原來的學校,進入新學校了。”
李小亮聽了不由道:“這是好事啊,工資上來了,學校更好了。”
誰知於德友沒好氣的道:“這叫啥好事!你知不知道,這樣做,看起來風光,可那些山裏的孩子雜辦?他們去哪裏上學?難不成天天走幾十裏的山路,到縣城裏來上學?再不然讓他們到縣城來住?這可能麼?在本地上學已很困難了,再加負擔他們都會輟學!”
說到最後,於德友差點吼起來,李小亮神情也不由的一凝。
於德友說的是事實。
象李小亮在的上林鄉,在山外還是好的,但依然有很多孩子中途輟學。大山裏麵的孩子就不用說了,好一些的附近有學校,上學要走十幾,二十幾裏山路,再遠一些,便已沒有上學這個概念了。
“我這一走,老窩莊的孩子沒有人管了!”於德友神情激動:“三十來個孩子啊,這一放手這個轉正他們就全完了。我不想轉,可這些領導說不轉不行!這是害人啊,這是害人啊!”
李小亮不由的肅然起敬,他突然看到,隻是中年的於德友,頭發裏居然露出不少銀絲。這個人,真的是個好人,是個好教師。
“那你今天來這裏是?”
“我來教育局是想著,看看他們能不能再轉回民辦教師,就是不能轉,能不能不把我調走,實在不行的話,看看能不能給安排個人去老窩莊。”
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