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

今古傳奇

作者:練建安

我永遠無法知道三百年前的江湖藝人紅葉當時是怎樣的心情。那一刻,我站在河頭城的後山上,遙想當年。多年以後,這個叫峰市的河頭城已經沉沒在汀江水底。我站立的地方隻剩下殘垣斷壁,茅草瘋長。我看到山下蜿蜒的汀江靜靜流淌,早已經沒有了“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的繁華景象。

紅葉是江湖藝人,繩伎,名動諸邊。

紅葉,使人聯想起十月金秋。這個時節,滿山紅葉似火,田野金黃。那時的紅葉是最美麗的。

那天清晨,河頭城碼頭人頭攢動,美麗的紅葉已經在一根繩索上手持紙花傘婷婷嫋嫋地來回走了三趟。那媚眼,那身段,那驚險技藝,那萬種風情,誰都會為之陶醉,賞錢如雨點落下。紅葉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明察秋毫。

紅葉必須走下去,因為她看到了一葉輕舟順汀江飄然而下,船頭,站立著一位白衣飄飄的書生。

紅葉打足精神表演,一係列的高難動作博得了陣陣喝彩。就在紅葉要表演拿手好戲“飛鳳在天”時,隨著炸雷似的一個“賞”字,三枚銅錢聯袂飛來,“颯颯颯”切斷了繩索,紅葉在半空中墜落。

眾人定睛一看,立即四散開去。

來者何人?譜牒說:四鄉八鄰,皆稱某某公為大善人焉,人或忘其姓名。其實,當時的老百姓當麵稱他是“張大善人”,背後卻叫他“霸坑鳥”。“霸坑鳥”自然是禽中猛者,一鳥在坑,群鳥無聲。

這時,“張大善人”說話了:“三腳貓功夫,也不看看地方!”

紅葉淚花閃爍。

“所有行頭,一概充公!”“張大善人”扔下第二句話,轉身就走。

一群壯漢蜂擁而上。

“且慢!”一聲斷喝。

來人正是那位白衣飄飄玉樹臨風的讀書人,他氣定神閑地立在“張大善人”的麵前。

“張大善人”納悶了,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來頭不小啊。於是,“張大善人”問道:“這位仁兄,有何貴幹?”

“玉樹臨風”看著“張大善人”不語。

“玉樹臨風”的身旁,是一位精幹的老仆,他遞上了一張“名刺”。“張大善人”接過一看,嚴肅的臉上迅速堆滿了笑容,他身邊的一群壯漢也立即笑容滿麵。

“張大善人”笑著說:“啊呀,您就是咱們客家大才子文風先生啊。令兄陳大人可好?您一定要為咱們這小地方留下墨寶喲。這真是巧嘍,太巧嘍。”

“玉樹臨風”淡淡一笑:“家兄終日忙於公務,兵部事務繁雜。”

“張大善人”連連點頭:“尚書大人為國操勞,日理萬機,日理萬機!”

“玉樹臨風”說:“‘張大善人’沒有看《塘報》嗎?西北又有戰事了!”

張大善人說:“公子,您這是前往西北?”

“玉樹臨風”笑而不語。

老仆人說:“上京趕考。”

“張大善人”早就聽說汀江仁義門的陳家三公子文才了得,是前科鄉試解元。

“張大善人”說:“陳公子,此番進京趕考,必定吉星高照,令鄉梓山川增色。在下不才,口占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