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2)(2 / 2)

這“八仙逍遙”腳下步法以八卦方位為基,卻是絕無定式,隻是順外力而行,如本是欲向乾位走的步子,若是乾位外力太大,不欲硬抗,便可依力而轉,踏至兌位或是巽位甚至震位艮位之處,並無一定之規,完全順勢而為,身形飄然若仙,有如神仙自在逍遙之狀,這實乃出自張三豐所授的太極拳法精義,順勢而為,借力打力,以柔克剛,隻不過張無忌將此精義用在了腳下步法之中,不以一定之規,而是借力而行,手上再配以乾坤大挪移的掌力牽引,一陰一陽,一拒一迎,陰陽互轉,迎拒相調,不但將對方來勢化解於無形,反引得對方身形步法招數露出破綻,再尋隙而攻,乃是集攻守於一體的妙招。

此時陳漢義受傷後如若瘋魔,九陰白骨爪有如狂風暴雨般而至,快得連身形都已幻化為淡淡的灰影,臉色也是變得鐵青,出手絲絲陰風撲麵,令人不寒而栗。朱文羽畢竟未練過九陰白骨爪,實是難以快對快,麵對如雨而至的鬼爪,腳踏八卦步,手揮陰陽門,身形滴溜溜轉個不停,或擋或避,或迎或閃,或高或低,有時明明腳已向左伸,卻是突然一轉又到了右邊,明明是拍向上邊的一掌居然一下子變成了直攻下盤,變幻莫測,詭異非常,不但將陳漢義的九陰白骨爪一一避過,反而令陳漢義一時間有摸不清朱文羽身形之感。

陳漢義哪裏知道,這“八仙逍遙”的步法不但有中原八卦易理之學,更夾雜了些聖火令的功夫,那聖火令本是明教信物,失落百年,後來明教波斯總教的十二寶樹王來到中土,張無忌曾在雲風月三使手中吃過點虧,便是一時弄不清聖火令武功中“虛七實三,欲左先右”之類的法門,後來小昭挺身而出回波斯當總教教主,總算了結此事,但張無忌卻也因此悟透了聖火令的武功,故在這招“八仙逍遙”的掌法中也夾雜了些虛實相間的步法身形,但卻又是虛實相濟,隻要有隙,任何一招都隨時可能化為實招,至於手上出掌更是奇詭無比,倒頗有當年風雲三使時的怪異之風。這聖火令武功本源自波斯,連中土武林中人都從未見過,更別說陳漢義這等半路出家的習武之人了,一時間也被弄得頭大。隻不過陳漢義的九陰白骨爪太快,令朱文羽避之不暇,一時間尚無反擊之能,才沒能讓陳漢義真正領教那種極其怪異的聖火令武功了。

饒是如此,已令陳漢義大吃一驚,隻覺朱文羽的武功如何一下子變得如此詭異飄忽,自己如此狂風暴雨般的九陰白骨爪,就算是當日的“如意劍”餘世雄也敗在這輪狂攻之下,誰知眼前這朱文羽使出這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怪異步法,雖然前倒後伏似是踉蹌錯亂,眼看就招架不住,居然也被他一一避過,絕非如此湊巧,分明是一套十分高明的步法,再加上手上的招數,雖比自己的出招慢了不知多少倍,卻偏偏又恍出布下一層粘粘的網,令自己的九陰白骨爪也不由自主地漸漸慢了下來,有若纏上了一團蛛絲一般,隻覺收發滯澀,遠不似原來那般靈動自如。

憑著朱文羽的性子,哪會死守著聽任陳漢義的狂攻而一味招架?隻待陳漢義的招數略一緩,朱文羽身形一定,已是變招,腳下連環踢出,右手五指一曲一扣,直扣向陳漢義的肩窩鎖骨,正是“冰火九重天”第五掌:“五爪飛龍”!

當年在明教光明頂,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張無忌挺身而出,欲化解雙方恩怨。其間與少林“見聞智性”四大神僧中的空性大師,臨陣現學少林絕技“龍爪手”,以“龍爪手”對“龍爪手”,力敗空性大師,雖說憑的是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兩大神功,但事後仔細回想少林龍爪手的武功招數,仍是十分歎服,當日若非現學現賣,以別的武功招式應對,還真不一定應付得了空性大師那浸淫了數十年的少林絕藝,少林武功被譽為天下武功正宗,七十二絕技馳名江湖,實非浪得虛名。張無忌創這套“冰火九重天”掌法之時,便仔細回憶當日情形,以少林“龍爪手”招式為基,以乾坤大挪移心法搬運內力,方才創下了這招“五爪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