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意神劍(11)(1 / 2)

這招“盤古開天”已是和青城派另幾路劍法劍勢大不相同,由巧轉拙,由快轉慢,由虛轉實,但若非內力修為達到很高的程度,便決施展不出,隻因此招劍蓄含真力極大,力催劍勢,滾滾如潮,沛不可擋。

朱文羽隻覺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麵而來,若是自己仍以雷霆劍法應對,兩力相校,劍招已是無用,完全成了內力的比拚,那便是極為凶險之事。今日與餘世雄僅是尋常切磋,並非真正對敵,再說餘世雄身為一派掌門,雄踞一方,他朱文羽隻是武林後輩,冒然和長輩比拚內力,直如拚命一般,不但是件凶險之事,禮數上也說不過去。

由不得朱文羽多加思索,便在此時,朱文羽身法也變,腳下急點,身形急轉,已是由慢變得極快,手上的雷霆劍刹那間由重轉輕,直若無物,手腕急抖,劍尖急點,“白駒過隙”“桃林驚鳥”“雨後驚虹”“青山野鷺”“溢彩流光”“夜露流星”“魚躍青波”“曇花一現”“山風流雲”,一連九招,並不直迎餘世雄這招“盤古開天”,卻招招點在劍力的側麵,每一招都化去一點劍勢,將這招“盤古開天”劍招的雄渾來勢一點一點耗盡,九招過後,終於將來劍點得偏了半尺,已是斜斜刺向朱文羽左側。

這招“盤古開天”終被朱文羽破解。

朱文羽使的這九招,竟是分屬五個門派中的八路劍法,每一招都是劍如閃電般迅捷,那招“雨後驚虹”竟然還是方才餘世雄所使的“飛虹劍法”中的劍招,居然也被朱文羽用來現學現賣,但不管如何,這招“盤古開天”終是被朱文羽接了下來。

餘世雄一劍刺空,身形便就此不動,便如石頭一般,連那柄如意劍的姿勢都不作任何改變。

朱文羽則閃身避開,已退到餘世雄身前六七尺之處,見餘世雄不再動,便也不再出劍進招,隻是提劍含笑而立。

餘世雄慢慢收起身勢,將如意劍朝劉世成一拋,拍拍手,笑道:“朱少俠果然是武林後起之秀,武功不凡,居然能接下老朽的一招‘盤古開天’,已是少年人中不可多得的奇材,嗬嗬,再過兩年老朽便就不是朱少俠對手了,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武林終會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嗬嗬。”此一役中朱文羽顯露的武功著實驚人,又算是武林中人互相切磋武功,餘世雄口中已自然而然地將“朱公子”改成了“朱少俠”。

“餘前輩過獎,晚輩也隻是僥幸,前輩再來一招,晚輩便就招架不住了。”朱文羽提劍行禮道,隨手也將手中雷霆劍拋給了旁邊站著的看得目瞪口呆目眩神迷的唐韻。唐韻連忙接過雷霆劍,小心地插入劍鞘之中。

“朱少俠精通各家劍法,博采眾長,而且聰明過人,老朽剛使過一遍少俠竟然便能學得似模似樣,更難得的是少俠竟然能將各派劍招融會貫通,且不拘泥於各派成招,於銜接轉連之處自行稍加變化,使之渾然一體,僅此一點,便已是大家風範,若能將各派武功融為一體,並收各派精華,他日必成一代武林宗師。想不到少俠身處朝廷,武學上居然能有如此成就,實令老朽感佩啊。”餘世雄歎道。

朱文羽忙道:“前輩實在是過獎了,晚輩隻不過是學了些皮毛,除了雷伯教過我一些劍法之外,從未正經地學過哪派的一套完整的劍法,都隻是纏著宮中的一些侍衛們教的些零零碎碎的武功招式,七拚八湊而已,實當不起‘融會貫通’四字。今日得前輩指點,晚輩實感獲益良多。”

朱文羽此話說得十分誠懇。確實,經此一戰,朱文羽對劍法也是頗有所悟。他明白了劍法中並不存在劍招的好壞高下之分,都是相生相克,快能製慢,慢也能製快,不在劍招的精妙平庸之差,關鍵還在於使劍之人對於劍法的理解把握以及功底實力,就如少林寺的“羅漢拳”和“韋陀掌”,乃是少林派的入門功夫,可說是十分簡潔容易的武功,談不上精妙,但若練到精深奧妙之處,盡力發揮出掌法拳法中的精髓,一樣能和任何門派的任何絕招放對而不落下風,這“雷霆劍法”也是一樣,如果換一個內功差的人來使,也不能逼得餘世雄那些快劍變招,而餘世雄的那招“盤古開天”凝重無比,若是對敵之人武功相差甚遠,在此壓力之下根本就無法脫逃,更不用說展開身形以快敵慢,早被那種無形的壓力困得無法動彈,隻能閉目待死。但對朱文羽來說,卻又僅憑著一些各門派的普通雜招接連使出破了這招“盤古開天”,武學之道便是如此,所憑並非招式精妙,而在使出的人的實力和領悟而已。

此外,朱文羽還突然發現,各門各派的劍招中很多都是極為相近的,所差的隻是或高數分,或低半尺,如唐門的“玉梅劍法”中那招“梅林三現”便和華山派的“流星三落”極是相似,區別隻不過是“梅林三現”的第二招點的是敵手的左肩,而“流星三落”攻的卻是對手左肋,此外“梅林三現”的步法比“流星三落”多走半步,身形略靠右一些而已,他原來曾和宮中侍衛學過“流星三落”,後來對敵時為和下招相銜接,自作主張地稍改了一下身形步法和落劍的地方,結果在唐門中與唐延虎比劍時發現那“梅林三現”居然和自己所改的“流星三落”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這讓他大為驚奇,才悟到其實武林中的許多武功都是共通的,常人學劍之時,師傅總是要徒弟極為認真地學習劍招,連一絲一毫都不能有錯,否則就是沒學好,殊不知也許差這一絲一毫,便已和別派的另一劍招完全相同,並不一定就代表不是劍招,最多隻能說不是這個師傅所教的劍招而已,卻既不能說那便不是劍招,也不能說差這一絲一毫就沒有了對敵之效。以前朱文羽對於自己瞎改所學的招式武功,也隻是因為自己懶得認真去練,覺得馬馬虎虎也就算了,畢竟心下仍虛,總覺得自己的武功練得並不如何高明。但今日與這餘世雄一戰,再經他這麼一說,居然還說是自己已將劍招融會貫通,能靈活地將劍招略加變幻。自此,朱文羽再不認為自己隨意變化招式隻是因為懶得用功,對自己要求不高了,並還常以此自嘲,相反,從此後朱文羽還更注重對於所學武功招式的變化,不拘泥於原來所學時的身法手勢,力圖多探研出一些變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