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論功行賞(一)(2 / 2)

眾人正在攀談,尼子誠久忽然上前向睛久一拜,說道:“大殿,毛利元就陡然撤軍,隊中士卒必然軍心浮動,望大殿能許我兩百精騎前去追擊,定叫毛利老賊知道我尼子家不是他想來就來,想去就去的地方。”尼子誠久自覺得今日一戰,所有的光彩都被大內義尊占去,內心一向甚為驕傲的他自然受不了。如今毛利撤軍正是可乘之機,自己若能在追擊中有所斬獲,或許才能挽回些許顏麵。

一聽這話尼子國久把臉一板,說了聲:“不行!”

尼子國久剛剛三番五次的越俎代庖,倒是睛久先生起氣來,冷哼了一聲沒有理他。大內義尊見到這種情形,自己不得不也站出來解釋道:“稟告大殿,毛利軍雖然是撤退了,但是觀其陣勢嚴整,行軍之間頗有章法,戰力依然不可小覷。況且毛利元就素來以智將著稱,既然下令撤退,必然對殿後有所安排,如果這麼貿貿然追過去,恐怕反而不利啊。”

聽到義尊這話,尼子誠久先就不服氣了,陰陽怪氣的說道:“我尼子家素來名臣猛將輩出,會打仗的可是不隻有你大內義尊一個。”

這邊尼子睛久本就打了半天的窩火仗,這時聽到誠久的提議,心裏也是樂見其成,於是當即首肯。尼子誠久也不怠慢,領上兩百旗本就往毛利軍撤退方向追去。

果不其然,才過最多兩個時辰,尼子誠久便淒淒惶惶的逃回來了,帶去的兩百騎士也僅剩百人左右跟著回來。

原來,尼子誠久追過去的時候,迎麵便撞上了吉川元春的殿後隊伍,吉川元春似乎早就擺好陣勢等著人來。如此以逸待勞,有心算無心之下,兩隊第一次碰撞尼子誠久隊便有幾十人被刺落馬下。尼子誠久也不是真傻,稍一試探便知此戰再無取勝可能,當即調轉馬頭,怎麼來的便要怎麼回去。吉川元春等了半天好容易來個自動落網的,哪裏肯這麼便宜就把他放走,兩方又是好一陣糾纏。等尼子誠久終於殺出一條血路逃出來時,身邊就隻剩下這一百多人了,尼子誠久隻得老老實實的帶著人馬回來向睛久領罪。

尼子睛久也知道這次追擊有自己同意在先,如果懲罰誠久,讓手下替自己承擔責任,反倒顯得自己沒有氣量。隻好溫言勸慰了誠久一行人,又稱讚了國久和義尊兩句,說自己未聽諫言兩人洞察戰機等等。然後派出使者去吩咐多胡辰敬繼續駐守龜穀城,又留下了刺賀長信負責山吹城防務,之後再不停留,帶上大軍回師月山富田城。隻是一路上誠久看著義尊的眼神裏更是多了些怨恨。

這次天文二十三年的石見銀山爭奪戰雖然過程頗為複雜,不過結果還是以尼子的勝利而告終,尼子睛久回到月山富田城後便宣布評定會議三天後在天守閣評定室召開。

大內義尊三人自然是跟著來到了月山富田城,這座由佐木義清建造,並有尼子家各代家主經營了數十年的山城倒是讓義尊一行三個“土包子”好好震驚了一把。月山富田城麵朝著北麵,是這個時代主流的山城的構造,城牆盤旋著從月山山麓一直連接到山頂,形成一條條類似甬道一樣的道路。城池的進出口主要有三條,分別是北麓菅穀口進入的大手道、正麵穿越富田橋從禦子守口進入的搦手道和從南麓鹽穀口進入的裏手道。而所有進出的道路,到了山腰都會彙集到山中禦殿,然後才經由險峻的“七之彎道”通往本丸。依次往山上修建著三之丸、二之丸和本丸。本丸則是高高聳立在月山的最高處,並且與二之丸之間還有著深深的壕溝。

義尊三人參觀過月山富田城之後又前往月山北麓的新宮穀內拜會了尼子國久,被稱為新宮黨的一行人中除了尼子誠久避而不見義尊之外,其餘眾人倒是頗為熱情,尤其以國久最是高興,酒宴之上連連邀義尊舉杯,就連從未喝過酒的秀賢都開了洋葷,離開新宮穀的時候,三人都很有幾分醉意。

由於匆忙間暫時還未安排好三人的武士宅邸,義尊等人便先在城下町中的旅店安頓下來。在現代社會習慣了熱鬧的居住環境,義尊倒是更喜歡城下町中的氛圍,也樂得個自在。從新宮穀出來之後,三人正一邊閑聊一邊往下榻的旅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