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人是幸福的人(1 / 1)

讀書人是幸福的人

百家讀趣

作者:謝冕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麼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彌補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隻能經曆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聞知的那一些關於自身以外的經曆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中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多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更為重要的是,讀書加惠於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於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曆史精神,從《正氣歌》中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馬克思學得人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歌德的詩句刻寫著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著奮鬥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一個人一旦與書本結緣,極大的可能是注定了與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聯係的人。說“極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讀書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詐,況且,並非凡書皆好,在流傳的書籍中,並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無價值的甚而起負麵效果的。但我們所指讀書,總是以其優好品質得以流傳一類,這類書對人的影響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讀書幸福,是從喜愛文學書的親身感受而發。一旦與此種嗜好結緣,人多半因而向往於崇高一類,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淨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成情趣高雅而趨避凡俗。或博愛、或溫情、或抗爭,大概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著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的人。

(選自《閱讀一生》/謝冕 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