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激勵人的話
——多次的判斷和結論,不論是果斷的還是武斷的,對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經驗的積累。
今天是大年三十,二姐和豆豆也回家了;沒有小家夥在,家裏確實冷清了不少。還好大哥大嫂都是識大體的人,覺得弟弟難得回來一次,過大年的隻兩個人顯得有些冷清,在李進耀未回來前就說定今年一起過,熱鬧些好。李母覺得也是這個理,問李進耀怎麼說;李進耀當然舉雙手讚成,難得回去,自然是越熱鬧越好,冷冷清清倒不像是過年了。
雖然與以前相比,農村過年沒有那麼熱鬧的氣氛了,但比起城裏人來說,還是有天壤之別的。不管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一起供奉天地神位,貼門神,放煙花爆竹,煮肉,包餃子;所有一切都是為過年裝扮和點綴。辭舊迎新,共祝來年家庭和睦,家人身體康泰,人人好運天天增。
過年對於農村人來說可能是最清閑的時候,尤其在北方,沒有農活;所以在備齊年貨後,靠近過年的那幾天時間裏基本上是吃飽飯,坐炕上看電視,聊天,等餓。李進耀家當然也不例外,今天是大年三十,包好五更吃的餃子,一家人就都沒事了;坐在炕上邊看電視邊聊天。大哥李進光開口問道:“耀子,現在工作怎麼樣了,還是一樣的工作內容嗎?”
“是的,現在工作不好找,不像前幾年,換個工作,基本上能漲個千兒八百的;所以在沒有找到合適的以前我也不敢請辭。”看到大哥問自己,李進耀趕忙答道。
“你咋淨出壞主意呢,耀子,別聽你哥的,工作還是穩定的好,別換來換去的。”大嫂王紅芳埋怨說道。
“什麼壞主意,看你說的,我又不是叫他換工作,隻是問問,那是我弟弟,我還能害他?”李進光把話又頂了過去。
李進耀知道大哥大嫂是關心自己,為自己好,眼看兩個人說話頂了起來,趕忙打圓場笑著說:“現在在哪裏工作都是一樣的,說到底都是打工的,開公司做生意的老板不是慈善家,隻會想如何能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至於員工嘛,在允許的情況下,當然給的越少得到的越多越好了。”
看大哥大嫂不再爭吵,李進耀就接著說道:“我以前就和咱媽說過,我這一輩子啊,肯定餓不死,但也富不了,富翁夢也隻能想想了;錢這東西誰都想擁有,而且是越多越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命,至少我認為自己沒有那個命。”
聽到李進耀這樣說,李母可不高興了,反駁道:“就聽你胡說,咱咋就不能有這命了,我看你就有。從小我就知道你將來會有出息,這不是應驗了嗎,當年方圓十幾裏那麼多你一樣大的孩子,不隻有你考上大學了。”
“考上大學又怎麼了,現在自己倒想種地了;想想城裏人有一塊地就是一棟房,少奮鬥了十來年啊。說不定哪天家鄉發達了,咱也成城裏人了,一塊地皮就能換來幾十萬,小康一步到位,美著呢。”李進耀心裏這樣想,嘴裏卻不敢說,回答道:“媽你別老這麼認為,現在大學生到處都是,遍地一抓一大把,一點也不稀罕了;隻要有本事不上大學也照樣發財,再說了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不也照樣找不到工作。”
李母聽兒子這麼說也就不再爭辯了:“發不發財不是老媽在乎的,老媽隻想你們能早點成家,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我也就功德圓滿了。”
“媽,您看您都說了多少遍了,我們也都長大了,又不是三歲小孩了,您就別為我們操心了。”
“能不操心嗎?就這樣整天嘮叨著你不還是當耳旁風,聽進去一次了沒有?”
眼看老媽要發飆了,李進耀趕緊陪笑著說道:“這次聽進去了,全照您的意思辦,好了吧?”
“耀子,別嫌老媽羅嗦,這娶妻生子自古都是大事,可馬虎不得。對了,我還得沒來得急問你呢女孩子是哪裏人啊?”李母也不想太指責兒子,語氣緩和地說道。李進光兩口聽到母親這麼說,也用疑惑加詢問的眼神看著李進耀,等待他的答複。
“媽,看你急得,八字還沒一撇呢;都還不知道人家的意思呢?”李進耀看一家人都在關注此事,過大年的不能隻有憑空捏造一個她,謊話硬著頭皮說下去。
這樣一說不要緊,一家人都來興致了,連五歲的侄女阿嬌也湊熱鬧扭頭問道:“小爸,她要是來咱家了,我是該叫她嬸嬸嗎?”
聽阿嬌這麼一說,全家人都樂了,我笑著回答道:“說對了,小不點怎麼什麼都知道,誰教的啊?”
“沒有人教啊,我聽人家說的。”阿嬌得意地回答道。
“真有女朋友了,啥時候認識的,哪裏人啊?”李進光也追問道,李進耀內心哭笑不得,這次回家真是把以前沒有講過的謊話一起說完,繼續硬著頭皮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