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脫困(2 / 2)

梁仲春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師傅。我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可是,這樣自動收手的人,讓我有一種想發泄報仇都找不到人的感覺。用一種就事論事的態度給你穿小鞋戴高帽,有時候真的是殺人不見血。”

梁仲春的這種思想很危險,有關策略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

每一個格局裏都類似一塊巨大的棋盤。

要考慮全局,不一定要贏,但絕不能輸。

而我們刑警,我們的棋盤沒有這麼大,我們隻需要破案,挖掘真相就是我做的事情。至於其他,和我們無關。

在我看來,任何事情都沒有真相重要。因為,我不需要考慮那些影響,這或許就是古人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於是,我說道,“梁仲春,睚眥必報是個好習慣。可是,你隻是一名普通人,僅此而已。”

在公司裏,有這麼幾類人。

一種,無所事事,隻是需要一份職業養家糊口。他們不是蛀蟲,隻不過缺少了那麼一點正義之心以及熱血而已。

出了事情,他們不會置之不理,但也不會熱血上頭,衝在前線,屬於那種不碰不動的那類人。

一種,積極向上,什麼事都大包大攬,活躍分子,對上對下都有極佳的口碑。而且接觸的東西相當之多,知道一般人都不知道的內幕。

這一類人,如果能一直留在公司裏,飛黃騰達是遲早的事。因為,他原本就是奔著這個去的,可一個不慎,也許就會被趕出公司。

一朝天堂,一夕地獄,說得就是這類人。畢竟,知道太多秘密的人往往下場都不會太好。

還有兩類人,一個是實事求是型,像我這種,隻求真相,不求其他。刑偵的時候,也許比較軸,甚至有些死腦筋,永遠把工作擺在第一位。

至於其他,與我無關。

這一類人,往往是公司裏的鎮廳之寶,就像方探榮方老師,雖然職位不高,但地位威望就連領導都要給他幾分薄麵。

如果如魚得水的話,退休之後能成為大專院校的教授,備受尊崇。

最後一類人,則是大局型,他們分得清好壞,但更擅長的是權衡利弊。

這一類人,往往身居高位,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他們比誰都了解這個城市的罪惡所在。可是,為了穩定局麵,就算要清楚罪惡,也總是從長計議。

我將這些說給梁仲春聽,最後我問了一句,“梁仲春,你要成為哪種人?”

電話的另一頭,沉默了許久,久到我以為梁仲春已經掛斷了電話。

就在我正失望的時候,我聽到了回答。

“唉,做人真是累,又要算計別人,還要擔心自己。這裏麵門道這麼多,還是老老實實工作吧,一想到和人笑裏藏刀我就有些受不了。”

梁仲春那幾乎是無可奈何一樣認命地說著,我不由笑出了聲,“有光就有影,越是正大光明的地方,往往越接近黑暗。”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敲了敲我的車窗!

有人回來了!

我的心裏激動萬分,終於可以脫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