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醫學我是門外漢,對於他們研究的領域我更是一片空白、聞所未聞。但我知道國內著名的生物醫學專家對他們所研究的領域和項目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讚揚,曾預言這些研究成果一旦轉化到醫學、醫藥的應用上,將會推動國內診治腫瘤方麵的一次醫療革命,其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用一個淺顯易懂的比喻,每一個項目僅經濟效益就相當於一個“腦白金“。六個項目,六個“腦白金”,那是什麼概念?官本位思想,讓某些領導是那麼的急功近利,眼光短視。不要忘記“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政績不是一人能樹起來的,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
與武書記相約見麵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武書記的秘書告訴我:“最近武書記很忙,給你10分鍾的采訪時間。”
我心想5分鍾足夠,我隻是想聽一下武書記針對此事的態度。
武書記已經收到了“省委領導通知的批示”文件,對於一位長期在市級領導崗位的領導來說,政治敏感性是很強的,何況他還是省委常委。正常情況下,省裏有什麼重要事情他都會參加的,即使不參加他事先也會得知主要內容。中國官場有很多微妙的規則,就像中國的文化,婉轉不露直白。政治的風向標,提前會有苗頭的,隻看你政治嗅覺是否敏銳。如:要團結,不要分裂;要正大光明,不要搞陰謀詭計。再如:古城的一位書記上任伊始,看到古城幹部之間的內耗非常嚴重,就發明了一個口號“講團結,幹工作,振興古城”。其實不同的時期,提出不同的內容都是有所指的,不是領導的心血來潮和空穴來風。
省委書記的親筆批示,沒有給省委常委的武書記通一下信,向全省廳局級領導下發,武書記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我的來訪,他就是想了解,六位博士後具體向省領導反映了什麼情況。
我很直截了當的把我所掌握的信息攤給了武書記。
武書記沒有正麵回答我的問題,而是打開了記憶信息,問:“你不是古城報社的嗎?現在到省城媒體了……”
武書記簡單地問了我一些情況後,開始送客:“我和你們的彭書記是多年的朋友,回去給我問個好,到省城開會時,我抽空和他見個麵。你說的六位博士後的情況,我會派人調查的。”
一篇“絕不能冷了他們的心”的報道擺在了彭書記的麵前,彭書記仔細地審閱後,異常慎重地說,這篇稿子,內參先不要發,你也不要往其他報刊投稿,放在我這裏。
我不知道這篇稿子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我敢肯定這篇稿子一定是官場中的一張牌。起碼一個星期之後,我榮升為報社“記者處長”,並開天荒的給我配備了一輛新聞采訪車。沒有多久彭書記調往一個地級市擔任市長、現在已經是市委書記。當時的省委書記已經是中央領導,而L市的市委書記因為貪汙腐敗成為階下囚。想想人生世事滄桑變幻,當時還是省委常委與省委書記共同研究全省的重大決策、人事調動,一瞬之間發生了天地變化……省委書記是高瞻遠矚的,從“領導同誌批示”就可看到他對人才的重視和關心……
下一章節重要提示:一件普通的民事訴訟案件,縣法院判了四次,將上級的法院的終審判決推翻,自己重新判決,啼笑皆非的怪事。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用戶ID : ,
當前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