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三十章 感悟人生)(3 / 3)

楊姐找我來了,她被報社錄用後分到了發行處。

見到我後,興奮地告訴我:“趙大的企業上了一個新項目,準備請我當他們企業宣傳方麵的總策劃,現在趙大在廠裏等我商量這個新項目的有關事情。”

我整天在記者處長呆著也沒什麼大事,跟著楊姐出外透透風也未嚐不可,至於擔任什麼宣傳總策劃之類的事,我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出,沒有把這當回事。

路上了解到趙大準備上個“花生肽白粉”項目,目前土地已經征好,現在要蓋廠房、訂購設備。當我們來到趙大的企業後,我方發現上了楊姐的當,我們是不請自到。等了半個小時趙大在秘書和楊姐的催促下,才從外邊匆匆忙忙地趕過來。既來之,則安之。我也不好當麵戳穿楊姐的謊言,隻好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趙大閑聊。

趙大確實上了“花生肽白粉”這個項目。我納悶地問:“你是幹閥門出身的,這個項目和你的企業風馬牛不相及,隔行如隔山啊!”

談起準備上的項目,趙大興趣濃厚:“剛開始我也是十分小心,經過秘書在網上查找有關資料和我到生產企業實地考察,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一旦我們這個企業和生產廠家合作,前景一片光明,當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趙大把與生產廠家的合作書、科技成果獎以及產品銷往日本的訂貨單等全部拿了出來。對於辦企業我是個外行,我隻是感覺趙大辦這麼大的事有點匆忙,和生產廠家見了兩麵,認識不到一個月,就把設備訂貨款先期打給了廠家100萬元,在合作書上還特別提示,如果合作企業不能嚴格按照生廠家提供的設備要求訂購設備,其生產出來的產品視為不合格產品,不履行回收代銷的有關協議,由企業自行銷售。

趙大向我講起了植物蛋白的營養價值和世界市場的行情。我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閱讀生產廠家的可研性報告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該份報告中,對產品的描述和市場前景均是些空洞的理論,而在技術力量介紹方麵,生產廠家沒有提供一個有關產品的科學數據,十餘個高級人才來自於不同行業的高手,有的甚至把獲得過馬列主義培訓班榮譽證書都寫了上去,我認為這些與“花生肽白粉”沒有任何關係,在獲得科技成果獎的證書上,該獎沒有對“花生肽白粉”的描述,是對一種烽煙通道改造技術的肯定。

當我把自己的疑慮講給趙大後,猶如當頭澆了他一盆冷水,頓時自言自語道:“我說他們一天一個電話催我交設備訂購款,還說什麼有些設備要到韓國訂造,原來他們是……”

趙大這次設備的總投資需500萬元,生產廠家讓他交400萬元,其餘的廠家出。我答應趙大請有關專家對這些設備和產品進行論證,待結果出來後再決定這個項目是否可行。趙大對我的及時到來非常感謝。

楊姐終於說出了此次來找趙大的真正目的。為了向報社表現自己的能力,主動承擔了一個整版的廣告任務,請趙大幫忙解決。而我不過是她手中的一個“槍手”和棋子,寫專訪,增加砝碼,因為她知道我和趙大一見如故,興許能湊上個麵子促成此事。趙大聽了楊姐的要求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下一章節重要提示:《八零美女》三位80後的美女記者,三篇不同味道的新聞采訪。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用戶ID : ,

當前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