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龍王一下子就懵了,真懵了,在門口冒著鼻星泡兒愣了半天。袁守誠拍了拍老龍的肩:“哥們兒,我知道你不是凡人,你是涇河龍王對吧?”老龍木訥的點了點頭。“唉!你怎麼這麼想不開呢?那些漁民在涇河打漁這不是間接刺激你們水族取消計劃生育政策麼?這都什麼年代了,你還限製水族子孫們產卵?”
“你說你不從自身找原因,非得跟我慪氣,這下好了吧?抗旨行雨,違反天條,死罪!真兒真兒的死罪!”老龍回過神來心想:“你他娘的給我叨B叨的啥玩意兒啊這是?”可他又徹底心服於袁守誠的超凡卜藝,於是就十分慌張的求袁守誠給一個亡羊補牢的方法。袁守誠歎了一口氣:“龍哥啊!事情還不算太晚。明日午時三刻,你將由當朝丞相魏征問斬,丞相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去找這在魏征之上的一人拜上一拜,或許還有得救。”涇河龍王趕緊謝別了袁守誠趕去皇宮。這時我們不得不感歎世事無常,老龍本來去找袁守誠是想拯救自己的水族子孫,結果自己反而性命攸關了,到了自身難保的時候,老龍也把族群恩怨拋開了,還是先顧自己要緊,他甚至還向袁守誠感恩的說謝謝,這有點小品《賣拐》的神韻沒?龍王到皇宮的時候天色尚早,於是他就依附到寢宮的蟠龍柱上,此時長孫皇後逝去剛滿三年,世民哥對這位愛妃賢後日日思念,夜夜難眠,在龍床之上輾轉到子時才漸入夢鄉。
因為河裏的龍始終不如真龍天子金貴,所以涇河老龍是有忌諱的,隻敢趁唐王睡時潛入他的夢裏。在夢中,老龍急匆匆的對貞觀皇帝喊道:“陛下救我!陛下救我!”李世民吃驚不已:“你個臭流氓,你誰啊你?我憑什麼救你?”老龍解釋道:“陛下真龍在上,我乃長安城外涇河龍王,因做業觸犯了天條。”
“明日午時三刻,罪臣當被陛下賢良魏征丞相處斬,臣自知罪孽深重,但還請真龍陛下救我一救,留臣一命。”說完涇河老龍便長叩不起。李世民何等膽略?用殺兄逆父評價不為過吧?可就這麼個為大家,棄小家的帝王人君,對著老龍這一拜也動了惻隱之心。畢竟世民哥現在剛從喪後的悲痛中緩和過來,心理十分脆弱,他上前一步扶起老龍,說道:“既是魏征處斬,朕便能幫你,龍兄放心去吧!”老龍一聽唐王答應,頓時長舒一口氣。次日清晨,唐王醒轉,反複思量夢中老龍所托,覺得還是保險一點好,於是就傳魏征進殿,命魏征今日不得離開皇宮半步。早朝過後,皇帝身邊就剩下魏征一人,魏征還心想呢!這是皇上要寵幸於我?
李世民幹咳一聲:“玄成愛卿,你想太多了。”魏征尷尬一笑:“不知陛下喚臣前來所為何事?”李世民哈哈大笑:“怎麼?沒事朕就不能宣你了?”魏征一看皇帝有沒事找事的嫌疑,趕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其實吧!這李世民還真就是沒事找事,他本意就是拖延些時間,找個借口讓魏征多留一會兒。於是李世民就和魏征魏玄成擺開了龍門陣,什麼江山社稷,什麼定國安邦,他甚至問了魏征一個十分有技術含量的問題:“玄成愛卿,你說七世紀什麼最貴?”魏征搖了搖頭。李世民頷首而笑:“是人才!”魏征大悟。就這麼東拉西扯連吹牛帶扯淡的快到午時,李世民看魏征實在坐不住了,就命人取來棋枰。
魏征一看皇帝又要與自己對弈,不禁暗咽苦水,這皇帝棋藝不佳,棋品卻差的可以,每每有關鍵棋招失誤時都要想辦法耍賴悔棋。魏征皺著眉頭:“陛下,您可是金掌玉指,落棋有聲,萬萬不可再有悔棋之舉。”李世民點點頭:“必須的,來,走一盤。”如果不悔棋,李世民絕不是魏征的對手,幾個回合之後就開始舉步維艱。李世民埋頭苦思,半天不見走一步棋。這時魏征莫名其妙的哈欠連天,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唐王思索良久,等到拈子落枰的時候,才看到魏征伏在案前已經熟睡,唐王笑曰:“ 賢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勞,創立江山之力倦哪! ”李世民疼惜愛臣,不忍將其喚醒,就這麼等到午時三刻。
唐王心想,時辰已過,那涇河龍王應該逃過死劫了吧?他又看了看魏征,隻見魏征額前汗珠密布,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想恐是因天熱,便親自為魏征打扇,涼風徐來,魏征密汗頓收,睡得甚是沉穩。這基情四射的君臣關係不禁讓我想到了劉欣,也就是漢哀帝。哀帝身邊有位駙馬都尉侍中名叫董賢。
這董賢生的眉清目秀,麵若塗脂,很是好看,美貌甚至蓋過了哀帝三千後宮,於是哀帝對董賢寵愛有佳,與其形影不離,甚至同床共枕。有一日午後,哀帝從眠中醒轉,欲下床卻發現衣袖被董賢壓住無法起身,哀帝恐驚動董賢,於是用剪刀自斷衣袖,此中情意實在是讓世人驚歎,而這個故事,就是斷袖之癖的來曆。
這讓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對君臣: 鈕祜祿·和珅與愛新覺羅.弘曆。大夥對和珅的第一印象是大貪,第二印象是劉羅鍋、紀曉嵐,第三印象是王剛,當然,這些印象皆是因為銀幕上的戲說留下的。其實曆史上的和珅不禁貌美如花,而且武藝過人,是滿清少有的文武全才,更重要的一點和珅的樣貌像極了馬佳氏,
馬佳氏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她是雍正身邊一個非常豔麗的妃子。弘曆非常小的時候,有一日見馬佳氏坐在鏡前梳妝打扮,有意與其嬉鬧,就伸手蒙上馬佳氏的眼睛,馬佳氏不明就裏,就拿木梳往後揮打,正好碰到弘曆的額頭。弘曆的額娘孝聖憲皇後見狀大怒,跑去雍正跟前兒告狀,說馬佳氏調戲太子。
馬佳氏遂被賜死。弘曆自覺愧對於她,就用朱砂在其頸後點了一下,悲道:“ 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後,其複與吾相聚乎? ”二十年後,和珅入宮,此時弘曆已是大清國皇帝。乾隆帝初見和珅就覺得他眼熟,越看越發覺得和珅像馬佳氏,更巧的是,和珅後頸上正好生著一枚紅痣。
於是乾隆帝便認定和珅就是馬佳氏的轉世對其恩寵非凡,從打氣死風燈的禦前侍衛一步步賜封為一等忠襄公。和珅在他四十九歲那年被嘉慶賜白綾而死,死前作絕命詩一首: 五十年前夢幻真,今朝撒手撇紅塵。他時唯口安瀾日,記取香魂是後身。那麼和珅是一直以來都貪的嗎?並不是的。起初他也想做個清廉的官。
怎奈官場水太深,和大人最終落個同流合汙。好啦!這題跑的有點遠,從唐跑到漢,從漢跑到清,讓我們重回主題,再關注到李世民身上來。說著李世民給魏征扇扇子扇的正嗨,忽聽外麵有人大呼小叫,宣進來以後看到是秦瓊等人,秦瓊手中還提有一物。秦叔寶見到皇帝後將手中之物往地上一扔,李世民定睛觀看地上之物,竟是一顆血淋淋的頭顱,不是別個,正是那涇河老龍。李世民大驚,嚇得趕緊問秦瓊:“此物從何得來?”秦瓊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這時,魏征被殿內的喧鬧聲吵醒,趕緊步至唐王跟前俯伏在地:“臣罪該萬死!適才微臣倍感倦困竟然睡著了,請陛下治微臣的欺君之罪。”李世民擺擺手:“愛卿日夜勞累,欺君之罪就免了,你且平身看這龍頭作甚講法?”魏征仍舊長跪不起:“陛下,此龍頭乃微臣所斬。”李世民又是一驚:”愛卿你伏困案前,又怎會外出擒龍?““稟陛下,是微臣夢中所”,魏征頓了頓接著說道:“此龍犯下天條,當被臣於今日處斬,臣雖身在君前對局,卻夢離陛下駕雲提劍追斬此龍,誰知孽龍倉皇逃竄,一時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為臣打扇,借那幾扇涼風,臣撩衣進步追上孽龍,手執霜鋒一舉斬下龍頭,那龍頭就此滾落虛空。”唐王聽罷長談一口氣,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