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唐盛世 取經之人(2 / 3)

有了這份取經的信念之後,唐玄奘之然而然,就向唐王告別,準備去西天拜佛求經。

唐王聽後,自然是恩準,並且賞賜了一匹白馬,和一個紫金缽盂,而就在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所化的老和尚,則是來到這裏。

觀世音菩薩來到這裏,當然是要將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交給唐僧,畢竟這些東西都是當年金蟬子所有,這樣算是物歸原主,而且在取經的路上,也可避免意外發生。

而唐王在看到一個老和尚前來賣袈裟和禪杖,於是便為了價錢,在得知價錢之後,唐王就要將其買下送個唐玄奘。

不過唐玄奘在聽到這袈裟和禪杖的價錢之後,他連忙勸說唐王,第一是因為出家人,根本就不用這麼奢侈,第二就是這袈裟和禪杖實在是太貴了.

這個袈裟,就要黃金五千兩,錫杖也要黃金兩千兩,加在一起就是其前兩黃金,這可是黃金,不是白銀,就算真的是白銀,這樣不是一個小數目。

觀世音菩薩在在看到唐玄奘拒絕之後,他也是暗自點了點頭,畢竟現在他沒有金蟬子的記憶,所以當他在看到這兩件寶物而不心動,說明他並不貪心,隻有這樣,他才能經得起誘惑。

其實現在的佛教,並不像人界所知道的那麼美好,每一個地方都是有黑暗的一麵,就算是佛教也是,如果他們真的慈悲的話,那當年封神之戰中,就不會不問是非,將很多的人,全部都抓到佛教。

而就算是現在這個“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也是有很多法相的,有的也是非常的凶惡,所以,世人隻是受蒙騙罷了。

不過人們卻是心甘情願的受騙,畢竟人人都希望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過這些隻是給犯下過錯的人,一個借口罷了,要是真的可以這樣的話,那佛教早就大興了,何必等到現在。

但是佛教的,無不可渡化之人,這句話卻是真的,畢竟一個成佛之後的人,對於對於凡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以後這樣一個神仙對著下麵的人“洗腦”,那還有什麼人是不可度化的呢。

不過也不能就這麼簡單,將這兩件寶物交給唐玄奘,然後對著唐僧問了一些取經的事情,然後將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交給唐玄奘之後,就變回原身,然後飛天而去。

大唐的眾人在看到觀世音菩薩之後,全部跪拜,畢竟他們看到神仙,而去還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雖然觀世音菩薩破空而去,但是卻沒有離開,畢竟他還要送唐玄奘去地仙界,因為取經是要地仙界去取的,畢竟是要讓佛法東渡,而不是將佛法傳入人界的大唐,因為現在大唐已經有佛法了。

唐玄奘在看到這個送他袈裟和禪杖的人,竟然是觀世音菩薩,於是他就更加的,堅定了自己的取經之路,當然,這和他前世留下的信念有關,畢竟這是他第十世去西天取經了,他的前九世,都是死在了同一個人的手裏,而這一世,殺死他九世的這個人,將會成為他的徒弟。

當然了,這些事情他現在是不可知道的,就算知道那又能怎麼樣,畢竟他的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除非他成為聖人,或者是可以隱居蓬萊,不然的話,他隻能受到命運的擺布。

唐玄奘在唐王的送行之下,離開了長安,而唐王怕唐玄奘在路上辛苦,送給了唐玄奘一匹白馬,原本唐王是想派兵保護他的,但是被唐玄奘給拒絕了,畢竟在唐玄奘的心中,取經就要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否則怎麼能夠取得真經,所以他才婉言謝絕。

其實唐玄奘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他不謝絕也沒有任何的關係,畢竟以觀世音菩薩金仙的修為,將唐玄奘不知不覺的送入地仙界,這些人是發現不了的,所以就算是唐王派大批的人馬保護也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