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官渡之戰 平定北方(2 / 2)

袁軍土崩瓦解,袁紹隻帶八百騎渡河逃走。沮授堅貞不降被射殺,曹操命厚葬於黃河渡口。田豐在獄中被袁紹賜死。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袁紹,陳兵黃河兩岸。

袁紹回到冀州,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外甥高幹分別從青、幽、並州領兵前往助戰。袁紹再集二十多萬大軍,兵發倉亭,要報官渡之仇。

不過曹軍勇猛異常,也是因為沒有退路的原因,所有以一當十,再一次以弱勝強,聖了袁紹,而且袁紹的兩個兒子和外甥全部被殺,所有袁紹在逃回去之後,就病倒了。

而這個時候,劉備竟然出兵,乘虛來攻許都。而曹操在得知之後,留曹洪屯兵河上,自領大軍迎戰劉備。

而劉備的兵力本來就不多,看到曹操的大軍,直接就跑了,但是曹操之前已經派堵住前往小沛的路,所以劉玄沒有辦法,就向著荊州的方向跑去。

曹操按程昱建議:“先破袁紹,後取荊襄”,領兵赴官渡,攻打袁紹。

袁紹再吃敗仗,舊病複發,吐血身亡。臨終前,他廢長立幼,封第三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這引起袁譚、袁熙不滿。

戲誌才進諫曹操不必急攻,待兄弟反目,再討伐袁軍不遲。果然袁譚和袁尚互相殘殺起來。曹操乘勢用許攸之計,決了漳河之水,攻下冀州城。

袁尚去幽州投袁熙,袁譚投降曹操,因幻想複圖冀州,被曹洪殺於陣中。

曹操北征烏桓返回易州時,戲誌才不幸病故,留下密書:“此時若攻遼東,公孫康必與二袁並力抵禦,一時難以取勝。若暫不進攻,公孫康與二袁必自相火並。”操從其言,按兵不動。不久公孫康因懷疑二袁想占遼東,殺死二袁,將首級送與曹操,並願歸順朝廷。至此,遼東平定。

曹操經過七年艱苦征戰,終於統一了北方。歸來時,他改道沿海而行,站在渤海之邊一塊碣石上,望著洶湧大海,回顧往日戰鬥曆程,詩興大發,吟出《觀滄海》名詩一首,流傳至今。

曹操以弱勝強,打敗袁紹,進而統一了北方。為了南進,在許都練兵、屯田。

而劉備在投奔荊州之後,被劉玄收留,在曹操退兵之後,便被劉玄打發回到小沛駐紮,而劉玄現在要兵沒兵,要將隻有關羽和張飛,謀臣更是沒有,因為他手下的孫乾等人,內政還可以,但是並不適合帶兵作戰。

所以他很是無奈的回到了小沛,不過對於張飛而言,在小沛要比在荊州自在,畢竟荊州再好,不是自己的地方,而小沛劉玄則是教給了他們,並不幹預,所以說,小沛就是他們的落腳之地,而他們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了。

不過劉備在回到小沛之後,就沒有人和他說臥龍鳳雛的事情了,所以劉備此生,雖然有遠大的理想和報複,但是卻因為沒有一個,能夠祝他成就霸業的軍師,所以他在小沛鬱鬱而終。

現今天下,雖然不是三足鼎立之勢,但是也初具模型,隻要劉玄想要,隨時都可以將漢中、隴西、巴蜀收到手裏,不過劉玄現在並沒有這麼做,因為要是這樣做,是不就會派兵,而現在這個時候,隻要他派兵,曹操和孫權絕對會有所動作。

畢竟荊州四通八達,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劉玄可不想這裏有什麼損失,所以他要先打敗曹操或者是孫權之後,在秘密的派兵。

劉玄有了計劃之後,他就在荊州等著曹操和孫權的進攻。

這個時候的荊州,士兵天天訓練,而且劉玄還訓練了一批水軍。

這些水軍可不是之前荊州的水軍,而是劉玄從新選出了的,這些水軍不許都要熟悉水性,然後每天都要在船上訓練五個時辰,他們也是每天訓練時間最長的,現在荊州的水軍,比東吳的水軍,隻強不弱,不過就是水軍的人數,遠遠沒有東吳水軍的人數多,畢竟東吳基本都是水軍。

不過已經做好被打準備的劉玄,在等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東吳和曹操都沒有動靜,於是他就打起了諸葛亮的主要,畢竟閑著也是閑著,先把這個頂級謀士弄到手,然後就可以兵發三路,一路攻打曹操,一路攻到孫權,另外一了,直接打到巴蜀。

雖然劉玄的想法有些瘋狂,但是並不是不可以實現的,當然,如果真要這麼實施,那以現在荊州的兵力,還是不夠的,所以現在還是要招兵,不但荊州,徐州也要招兵,隻要兵力足夠,那劉玄就陪著他們,玩一場大的。

當然,劉玄玩的遊戲,是沒有危險的,因為最危險的,就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