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們心裏也在思考,看皇帝對賑災之事這麼上心呢樣子,顯然皇帝現在是把心思都放在賑災之事上了,沒心力在熊廷弼起複的事情上,和他們再爭執了。
明白這點,當下。他們心裏大喜,這是好事啊!
終究,皇帝一旦沒心思在熊廷弼起複的事情上,和他們對著幹,那就明皇帝對他們服軟了,熊廷弼隻能在朝廷派人去遼東審查他無罪之後,才能複職。
如此的話,對東林黨眾人而言,那不是好事,還是什麼事情呢?
畢竟,一旦這樣,他們就有時間和皇帝要求為袁應泰力諡號了。
聽到葉向高的話,朱由校心中一笑,但卻是一臉憤怒道:“既然查出了有人貪贓受賄,不顧朝廷律法,葉相公,按照律法,這些貪官汙吏,該如何治罪呢?”
聞言,葉向高直接脫口道:“回稟陛下,自英宗睿皇帝順五年以來,本朝治罪這等官員,都是以抄家革職,發還原籍為民而治罪。”
“這麼低?”朱由校似乎有些詫異的脫口道,眼裏頗為不信。
而後,頓了一下,朱由校又有意道:“朕記得,太祖高皇帝時,不是定下‘凡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待’的規矩嗎?朕可不信,那些在受災之地貪汙的官員,就隻貪汙六十兩銀子不到!”
聞言,葉向高等人皆是一驚,身為首輔的葉向高當即回道:“回稟陛下,那都是老黃曆了,這條律法,至今幾次更易,列位皇帝都以為太祖所定之法太過嚴厲,不適合我大明國情,所以都改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朱由校點了點認同,而後又道:“可就算如此,若是有大奸大惡之徒,貪汙數十上百萬兩,甚至不止這個數,那該如何是好?難道還是如此。”
“是!”
“不行,這太輕了。”朱由校搖頭道。
“朕覺得,既然開國初,太祖高皇帝定了貪汙六十兩就砍頭的最高貪汙額度,那到了朕這裏,過了這麼多年,確實該提高些,但也不能一下子提得太高。”
而後,朱由校裝模作樣的沉思了會兒道:“國庫每年歲入也就幾百萬兩銀子,有些人能貪個幾萬幾十萬兩銀子,這手也真是太長了吧!這樣,以此為例,朕覺得日後但凡貪汙萬兩銀子以上的,除了抄家革職,發還原籍以外,再加一條秋後問斬,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話音一落,殿內眾人臉上驚訝更甚,相互忘了一眼,他們幾乎都在同一時間裏,大聲喊道:“回稟陛下,臣等覺得此法不妥,望陛下收回成命!”
與此同時,在這些閣臣心裏,都是大喊著,陛下,抄家革職的懲罰已經不輕了,絕對不能再加砍頭這酷刑了。
否則,他們在場任何一人,被查出來自己暗地裏的那些事情的話,基本上都逃不過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