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子,就把朝堂裏的這些接二連三不停啟奏的東林黨人,給震住了,紛紛退回原位,沒敢繼續上奏言語。
“朕都了,遼事最重要,而袁應泰之事,先放一邊,現在諸位愛卿,還是給朕好好議議熊廷弼起複為遼東經略之事吧!”見眾人安靜下來,朱由校這才又強行定了接下來的議題道。
看著這些終於不能一直在朝會上威壓他的東林黨人,心裏麵,朱由校可謂是樂開了花,若是他能一直這樣,把這些把朝堂當做菜市場的臣子們製服住,那該多好!
不過,朱由校心裏也清楚,要不是袁應泰之事,東林不好向下人交代,否則他哪裏有這樣的機會,能把這些自他登基以來,不可一世的東林大賢們給壓製住?
或許,隻要牽扯到了他們東林的根本利益,這些東林黨人才會知道什麼叫妥協?
當然,朱由校也毫不懷疑,即使這些東林黨人妥協了,但也難保他們妥協的背後,還隱藏著隱忍報複的念頭,隻待時機一到,就不再妥協。
見朱由校又定了調子,朝堂內的東林黨諸臣,又是相互之間看了看,今被朱由校這麼幾次當了偏袒熊廷弼的裁判,完全把他們之前準備在朝會上,彈劾熊廷弼的計劃,給弄亂了,不知下麵該怎麼做了。
悄悄回首看了一圈,見黨內眾人的樣子,站在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東林黨魁首之一的葉向高知道不好,當下決定出手,穩住局勢。
隻見,葉向高出列行禮,大聲道:“回稟陛下,臣葉向高有奏,熊廷弼身有重罪,不可複為遼東經略。”
這話一出,原本不知所措的東林黨人,瞬間凝神看著葉向高,等待這位東林魁首的下文,好幫助他造聲勢,彈劾熊廷弼。
“葉卿,如今邊事垂危,遼東不穩,熊廷弼既然曾在遼東,震懾建奴,並且卓有成效,此番可否通融,讓他戴罪立功,任遼東經略,安撫遼東,對抗建奴?”朱由校聞言,語氣緩和道,看著卻是和葉向高在商量。
朱由校的潛台詞意思,確實是和葉向高商量。
他知道,就算他下旨免熊廷弼死罪,隻要葉向高的內閣不同意,封還他的聖旨,那他一樣用不了熊廷弼,讓熊廷弼戴罪立功。
整件事的關鍵,就是熊廷弼被彈劾的罪名,在罷官前被坐實,除非朱由校現在證明熊廷弼無罪,否則一切都白搭。
不過,很顯然,現在要證實熊廷弼無罪,時間上根本來不及,熊廷弼的罪名,除了繼續派人去遼東查訪,沒有其他辦法證明熊廷弼無罪。
可從遼東一來一回,那得多久?
更何況,誰也不能保證東林黨人會不會在這查案的時候,暗中做些手腳,延誤查案,或者栽贓構陷熊廷弼,讓他罪上加罪。
有這時間,朱由校都不如換個其他有名望的重臣,去遼東安撫局勢了,至於能不能對付建奴,那就難了。
一瞬間,朱由校覺得他好像在起複熊廷弼這事上太真了,也怪不得東林黨人在明知他要起複熊廷弼時,隻是上奏疏彈劾,沒有其他具體作為,原來這幫人早就有了具體對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