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國丈是東林舔狗(2 / 3)

終究是別人還不知道的遼東局勢,而且還是大明敗了的結果。

人都是有種吹牛炫耀的習慣,特別是這種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的消息,最讓人藏不話。

對於這二人的口風到底能不能閉緊,張璟也沒把握,終究她們並不是知根知底的人。

在張璟看來,起碼他們真正的主人,那位王大商人,恐怕有很大的可能知道這消息。

不過,幸好,張璟也沒在乎這消息會不會被傳出去,隻要自己的威脅,能讓這兩個婢女不那麼早傳出去就行,熬到皇帝大婚,張嫣冊封皇後就行。

畢竟,東林黨人都主動把這消息告訴張國紀,以他們的尿性,恐怕為了給死去的袁應泰洗白,早就違反朝廷禁令,私下和一些人透露消息,編排洗白了吧!

這樣的話,就算這兩個婢女以後會透露消息,但隻要時間晚些,有些東林黨諸位嘴炮君子提前傳播的鋪墊,就算皇帝大怒,讓東廠錦衣衛查,要查也有東林諸君子頂著了。

來這樣東林黨人也真是賊喊捉賊,掌握內閣支持暫時壓製消息的是他們,私下裏,為了私利,又主動散播消息的也是他們。

此時,張國紀也終於明白他犯了什麼錯,麵色不在那麼發怒,反而有些驚慌。

的確,那些東林賢君子告訴他消息時,可是叮囑他暫時不能外傳的。

要不是張璟鎮定命令二女離開,他都準備時刻不讓二女離開了,即使有內急,她們也不能出去,就在屋子裏解決。

待那兩名婢女關上門,張璟這才開口。

“伯父,袁應泰戰敗之罪,無需辯解,勝就是勝,敗就是敗,沒有什麼因為揚大明仁義之名,而落敗的解釋。”

張璟冷冷回道:“其身為朝廷封疆大吏,遼東兵馬的主帥,戰敗失地,致使我大明折損兵馬無數,損失朝廷千辛萬苦從下各地籌集來的軍械、糧草等物資無算,使得這些物資都被資源匱乏的建奴逆賊所占有,成為建奴逆賊繼續寇我大明的利器,再加上無數黎民百姓因為流離失所,放棄原本生活的土地,逃入關內。”

“甚至因為沈陽快速被建奴逆賊攻陷,膽怯畏懼建奴逆賊,坐看浙兵和川兵,被建奴逆賊圍困,而不發一兵一卒救援,致使我大明精銳,於渾河血戰建奴逆賊,最終寡不敵眾,為逆賊所滅。”

“敢問伯父,身為遼東主帥,這些後果,僅僅是因為袁應泰所謂大意失察的理由,就能輕易為他開脫的嗎?”這一句話,張璟底氣十足的大喝道。

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朝局現在為東林黨人掌握,輿論也可能因為話語權在東林,而為袁應泰洗脫,但是張璟知道,總會有明白人明白這沈陽、遼陽的失陷,最大的責任在誰。

而且,就算一時之間,這輿論在東林黨人這邊,可是,一旦東林黨人失勢,這些就會成為日後他們被政敵彈劾的明證。

事實也的確如此,真實曆史上,後來閹黨崛起,不都是一一用著東林黨人的套路,清算三大案、以及朝廷諸般敗局的責任嗎?

其實,張璟希望用這些活生生的事實告訴張國紀,很多事情不是聽這些東林黨政客一張嘴,就是事情的真相的。

畢竟,任何事情一旦牽扯了政治,以及自身的利益,那就注定了裏麵摻雜了不少私貨。

也許對方所的每一個字,都能改變整個事件的定性。

張璟可是記得,後來東林黨人為袁應泰的洗白輿論可就是“應泰曆官精敏強毅,用兵非所長,規畫頗疏”,簡單的用他隻擅長內政,不擅長兵事的理由,輕飄飄的淡化了袁應泰這場大敗的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