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楊帥有救了,我得趕快告訴楊公子他們,讓他告訴楊帥其他親屬,不能讓他們太擔心了。”李易突然大喊道,讓張璟有些驚訝,他完全沒想過這個殺起人來,冷靜無比的人,竟然也會有這麼大驚怪的樣子。
想來,還是因為楊鎬的原因,使得這位楊鎬的舊將,才會失態,變了樣子。
不過,李易的話,也是驚動了張璟。
張璟聽後,連忙提醒道:“楊帥能救一事,千萬不可與楊帥家人,否則,不得會生意外。”
“這……”李易有些不知所措的遲疑道,楊家人為楊鎬的事情奔波忙碌那麼久,他實在不忍心楊家人繼續為楊鎬擔心。
茅元儀卻是有些明白,連忙解釋道:“楊帥在朝中仇人不少,你若是現在出去把楊帥能救的消息傳出去,指不得有多少人會想方設法彈劾對付楊帥,到那時候,要是因此害了楊帥,那我們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國舅爺阻止你的話,就是這個意思。
“原來如此!”李易恍然大悟,而後向張璟行禮道:“那在下就聽國舅爺的命令,出門之後,絕不亂傳此事。”
“好!一言為定!”張璟點了點頭回道。
心裏麵,看到茅元儀和李易高興的樣子,張璟不由有些感動羨慕,一個人能有這種在落魄之後,還這麼不離不棄,想方設法幫他的下屬,那還真是一種幸運。
當然,這並不是張璟因為感動,這才決定救楊鎬的,畢竟,對於楊鎬,張璟也是一直想著,倘若有機會,他會主動向朱由校求情,並且服朱由校的。
至於求情服朱由校的把握,張璟覺得他還是蠻大的,畢竟,他可是記得,真實曆史上,楊鎬在啟一朝,就沒被處死,隻是到了崇禎手上,被崇禎和東林黨翻出舊賬給殺了。
暫且不提崇禎和東林黨人的操作,張璟就隻關心啟對楊鎬的態度,楊鎬能在錦衣衛詔獄裏活那麼久,要是沒有啟和他父祖的授意,恐怕早就被朝廷審了處斬呢,畢竟,薩爾滸戰敗,必須有人負責才行。
茅元儀和李易因為總受到朝廷過一段時間就彈劾楊鎬的事情的消息影響,因為關心楊鎬的事情太多,加上又不知道朝野和皇帝的性格,所以看不清這事情背後。
這一點,他們和大多數的人很像,所以才會有不少人都認為楊鎬已經出不了牢了。
不過,張璟因為有後世的記憶,再加上他也對啟熟悉,自然能把這事情看透,而其他人,卻很難看透這事情。
其實,萬曆帝、泰昌帝,甚至於當今的啟帝,他們都知道楊鎬是個人才才,是個難得的儒將,所以即使楊鎬要注定背薩爾滸戰敗的鍋,在第一時間,就把楊鎬下了詔獄,從而避免楊鎬在詔獄裏,又出現更大的意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