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張可大心裏雖然主觀認為張璟的話是謬論,但換位思考,身臨其境的設想著戚繼光製定那些嚴苛軍法的心情,張可大卻是不由得有些相信張璟所的了。
隻是,這認同張璟的話,張可大卻是完全不出口,畢竟,戚繼光明顯是不世出的名將之輩,要是他是瘋子,那不是他們這些軍隊晚輩們對先輩的蔑視嗎?
若是他認同張璟了,然後這件事情傳了出去,別人或許不會張璟如何,畢竟張璟不是武將,但別人卻絕對會他張可大不敬先輩長者雲雲,這一頓口水,那可是要夠張可大受一陣的。
見張可大模樣,張璟也知道張可大沒什麼能對他得了,便又對張可大道:“《尉繚子》有言,‘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張將軍若是能完全領會其中意思,便會明白戚少保當初練兵前寫下軍法的心境了。”
到這裏,張璟又引申道:“以前,我聽一位長者過,若要完成一成的目標,那就必須要做好完成十成目標的準備。否則,你隻是以一成目標為目標的話,最後你可能連這一成目標都完成不了。”
“所以,若是不能有把自己軍隊的兵卒都殺了的心理準備,那是完不成‘殺十一者,令行士卒’的目標的。”
聽了這話,張可大陷入一片沉思之中,就是一旁聽二人談話的朱由校,也是沉思不已,不過兩人都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顯然都有所得。
“張可大受教了,高明所言,可大佩服!”過了好久,張可大回過神來,顯然收獲不少經驗。
對麵的張璟剛想謙虛一下,一直看二人對話的朱由校卻是突然打斷道:“張可大,你先退下吧!朕有話和張璟。”
“臣遵旨!”張可大雖然想請求朱由校再給他時間,但卻不敢違抗君命,領旨離去。
心裏麵,張可大猜測肯定是他剛才回答的不好,被張璟連番的啞口無言,朱由校已經把他放棄了。
事實上,確實如此,剛才的那一番爭辯,張可大連連被張璟得不上話來,明顯不如張璟,朱由校雖然覺得張可大不錯,但眼見張璟竟然能讓兵部推薦的下間對浙兵最熟悉的張可大都不如張璟,便想著既然別人都不如張璟對張可大了解,那索性直接讓張璟給他練兵。
隻是,想到張璟的外戚身份,朱由校又有些猶豫,除了皇帝生的對任何人不相信而猶豫外,朱由校也怕外朝那些文臣會用祖製什麼的,上書臭罵他不孝什麼的來攪局。
待張可大離開後,朱由校這才對張璟道:“沒想到你這麼厲害,連兵部給朕推薦的下間最熟悉浙兵的人,都不如你了解戚繼光和浙兵,我看,就不讓那張可大練兵了,直接讓你給朕練浙兵不就行了?”
聞言,張璟心裏頓絕不好,得太多了,把後世他無聊看得偏門的戚繼光創立浙兵的主要思想分析用上來,結果把朱由校和張可大都服了,現在朱由校都要讓他練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