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璟知道,這張可大應該是現下大明最合適的能夠重建浙兵的人。
前世的時候,張璟也對戚繼光訓練出的“東亞第一強軍”,在渾河血戰後消失,感到惋惜,畢竟,這支戰績在當時無人匹敵的強軍若是真能夠和戚繼光想的那樣,推廣到大明所有軍隊輪訓的話,大明後來也不至於那樣。
不過,世界上沒有如果,浙兵在渾河之戰徹底消失,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大明之後也不是沒有將領想繼續重建浙兵。
可是,能和戚金一樣,一直跟在戚繼光身邊,基本掌握訓練浙兵方法,了解浙兵軍陣的人,卻是不多。
事實也正是如此,大多數人即使研讀戚繼光留下的著作,可仍然是不得其法,而唯一在後來留下訓練出類似浙兵的名聲的人,那就是張可大。
張璟前世因為認真看過一些浙兵的資料,所以對於張可大有印象,他知道張可大後來確實練出了一支浙兵雛形的軍隊。
然而,因為一場本不該發生的“吳橋叛變”,張可大這位軍事上有著不賦的將才,卻是和他一手訓練的數百浙兵部隊一起,覆滅於三順王的叛軍之手。
有時候,張璟不由歎息,也許,真的是亡大明,才會出現三順王不該出現的叛變,其所導致的後果,不隻是讓建奴韃子有了火器,從此徹底在軍事層次上超越了大明軍隊,也讓大明在登萊花費巨資建立的“新式軍隊”完蛋。
同時,這場叛變,也讓大明再無人能組建訓練浙兵了,畢竟,戚繼光雖然留下了訓練浙兵的著作,但訓練軍隊也需要賦的,否則,那豈不是人人都能當戚繼光那樣的才將軍呢?
總之,在此之後,“戚家軍”真的隻能成為百姓相傳的談資了。
看著眼前的張可大,張璟直接進入主題道:“張將軍,要是讓你訓練浙兵,你認為該如何訓練?”
“自是按照戚少保所留兵書,如法炮製。”張可大明顯有些盲目的回道。
聞言,張璟眉頭一皺,等了片刻,見張可大沒有繼續言語,便反問道:“就這些嗎?”
“嗯!就這些。”張可大也感覺出了張璟臉色不對,但他不認為他的話有毛病,依舊堅持回道。
張璟聽後,心中有些失望,這張可大的回答,完全不像後世所流傳的能再建浙兵的傳那樣神奇,要真的如法炮製那麼容易的話,怎麼按照浙兵訓練的人那麼多,最後卻沒人能真的練出來呢?
想了想,張璟又問道:“那你覺得,浙兵除了戚少保兵書上記載的厲害的訓練以外,還有其他重要的地方嗎?”
“陣法和兵器的巧妙搭配吧!”張可大回道。
“還有其它的嗎?”張璟又問道。
“這……”張可大遲疑了會兒,貌似明白了張璟的意思,回道:“軍紀!”
張璟聞言,眼前一亮道:“張將軍為什麼這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