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秦、馬忠心大明(2 / 2)

實話,張璟給李進忠和王體乾解釋秦良玉一家隻要內廷給馬千乘報仇,他們就會願意和內廷結交的理由,真的是張璟臨時編的,其實他真正篤定秦良玉一家會和內廷合作,隻是因為他知道秦良玉一家人對大明的忠心。

秦家人和馬家人,真實曆史上,在明末這個亂世,大半族人都為大明盡了忠,唯有少數人,也是因為不認為能複明了,最終降了清。

?真實曆史上,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邦翰、秦民屏都戰死殉國,她的馬祥麟也為國捐軀,戰死於襄陽,甚至於她的兒媳張鳳儀也戰死在河南侯家莊。

至於其他的族人,如秦良玉的侄子秦拱明等人,也是為大明戰死殉國,唯有她的侄子秦翼明和孫子馬萬年,在堅持了那麼多年複明鬥爭後,最終在蟎清順治十六年時才投降了蟎清。

可以這麼,秦家人和馬家人,對大明的忠心,是絕對有的,否則絕不會為了大明死了那麼多人,抗爭那麼久。

雖然秦翼明和馬萬年降清,給這一門忠烈,留了些汙點,但張璟並不怪他們,畢竟他們也是為大明抗爭那麼久了,並非是那些蟎清大兵一來,一點兒也不抗爭的無恥君子能比的。

明末的時局已經如此,抗爭到自己都感到絕望時,除了殉國,那也就剩苟活。

況且,秦家人和馬家人為大明戰了那麼多年,死了那麼多人,張璟也覺得他們投降,為秦家、馬家留後,也算情有可原。

每到王朝末年,總有忠臣,舉家殉國,此舉雖然令人敬佩,但也不能就完全用此對比那些抗爭多年,最終投降的人。

該做的,人家其實都已經做了,可是故國光複不了,那有什麼辦法?難道全家人自殺或者戰死,就能讓國家光複嗎?

明顯不可能!

當然,張璟想的並不是這個,他想的是秦家人和馬家人為大明付出這麼多,那他們必然是忠心大明無疑的。

至於他們恨內廷,完全就是因為馬千乘之死,而馬千乘的死亡,其實罪魁禍首就隻有邱乘雲。

而萬曆和內廷,其實在這件事情裏,隻是被邱乘雲欺騙利用了而已,深知萬曆和內廷對於開礦態度的邱乘雲,略失計,就把馬千乘陷害了,並且把他關在牢裏,讓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都救不了他,最終害得馬千乘死亡。

因此,要是把事情清楚,並且把邱乘雲拿出來,給秦、馬兩家人報仇,張璟覺得那兩家人之後肯定會願意和內廷合作的。

張璟覺得這事情很有可能,畢竟,深受西南夷人風氣的秦、馬兩家人,其實對於內廷和太監,並不排斥厭惡。

這一點,從當初馬千乘願意花一萬五千兩銀子給邱乘雲便看得出來,當初,正是因為對內廷和太監沒什麼敵對感,馬千乘才會拿錢給邱乘雲,否則,若是換一個仇視內廷和太監的,早就帶著手下兵去教邱乘雲做人了。

而且,內廷又是皇帝心腹,代表皇帝,以秦、馬兩家人對皇帝的忠心,張璟不覺得他們之後會不願意和內廷結交,畢竟,結交內廷,對他們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