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探討與研究
科學論壇
作者:張友中
摘 要:在建築施工中,外牆的防滲質量對整個建築的功能發揮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如果在建築施工的過程中,外牆出現了滲漏的情況,建築自身的質量也就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此外還會對人們正常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建築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對這一環節高度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控製。
關鍵詞:外牆滲漏;施工技術;研究
在建築工程建設時,牆體的防滲施工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工程的施工和中,外牆滲水一直都是無法徹底避免的問題,這一方麵會降低建築的穩定性,同時也使其某些重要的功能都無法很好的體現出來,為了防止建築出現這樣的情況,必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滲漏技術。
1 常見滲漏部位及原因
1.1 框架梁和砌體交接處的開裂和滲漏。在填充牆施工過程中給,如果施工到梁和底板位置時沒有按照施工的要求進行嚴格的控製,為了方便將砌體一次性砌築到頂部,砂漿就會出現下沉的現象,在重力作用下會產生變形,在二者交接的地方是比較容易出現裂縫的。
1.2 外牆找平層開裂、滲漏。在很多施工中,對找平層抹灰施工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同時很多施工人員都不能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施工操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找平層出現空鼓開裂的現象,使得建築外牆出現嚴重的滲水危害。
1.3 腳手眼滲漏。在進行外牆抹灰的施工中,對腳手眼施工的方法不正確,不規範就會使得腳手眼出現裂縫的現象,從而也就造成了建築外牆出現滲水的情況。
1.4 陽台根部滲漏。在現澆混凝土陽台板和牆體連接的部分非常容易因為溫度的影響而出現變形的現象,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製就會使得抹灰施工的質量得不到保障,極易出現裂縫,在陰雨天氣時,建築的外牆很容易出現滲水的現象。
2 防治措施
2.1 抓好牆體砌築質量
2.1.1 禁止幹磚上牆
在進行磚牆其柱施工的過程中,磚體本身就會吸收一些水分,砂漿也會出現攤鋪均勻度不高的情況,磚縫當中的砂漿在數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氣體之間的粘結質量也就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牆體對外界影響的承受能力也不是很強,所以在磚體砌築施工之前,一定要首先對磚體進行澆水養護,水量的控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磚體材料的不同,其所具備的特點也是不同的,濕潤處理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含水量在15%以下。
2.1.2 嚴格控製填充牆的沉縮裂縫
砌體和框架柱之間存在的縫隙一定要用砂漿封嚴,框架柱當中伸出的拉緊應該嚴格的鑲嵌在磚縫的內部,如果填充牆砌築工程到梁的時候,一定要流出適當的空隙,填充牆在砌築完畢後應該放置一周的時間,然後再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其存在的縫隙進行密實和封緊。
2.2 堵塞牆體一切滲水通道
在進行外牆裝飾施工之前,一定要又相應的施工人員對牆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對各個部分是否存在縫隙都要進行嚴格的檢驗,並且還要對檢驗的結果做好詳細的記錄。記錄時要注意對其位置和數量的詳細闡述,如果發現了問題,一定要輕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施工人員對其進行妥善的處理。在工程監理檢查驗收合格之後,才能進行下一項的施工和建設。
2.2.1 堵塞牆體的空頭縫和孔洞
要對空頭縫進行有效的清理,將其中比較疏鬆的砂漿進行及時的清除,對於不利於施工的縫隙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使其寬度至少為8毫米,深度至少在30毫米。如果在腳手架穿楞洞施工中在堵塞這一部分的孔隙之前一定要用水泥砂漿先粉刷一遍。然後使用膨脹劑將比較大的縫隙補充完整,對於比較深的孔隙還要進行分層的密封,每一層的深度都要進行嚴格的控製,一般來說其厚度要小於8毫米,同時還要注意的是,施工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幹磚砌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