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遺失身份證的青年(1 / 2)

馬學病“寫”詩是為了在詩歌論壇上勾引那些熱愛詩歌的小女孩,當時他的女朋友張迪正在外地上大學,相隔幾千裏,接個吻都需要坐一兩天的火車。令馬學病沒想到的是,小女孩沒上鉤我卻上鉤了。

事到如今,有些事情還是說出來比較好。半年前,有個女人曾經想要殺死我,結果我沒死,那女人也沒死。我和這個女人之間的事情,死不是最重要的。在遇見我之前,她也自殺過,但沒成功。遇到我之後她沒有再想過死,而是要將我殺死。這個女人叫李雅婷。

我和李雅婷的事情有些是真實存在過,有些是我出於對自我的保護,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添枝加葉。其實也無關緊要,這就好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本來已經是如此,你再多加些枝條和青葉向別人描述這棵樹也無傷大雅。所謂九牛一毛,沒人會在意多了一根毛還是少了一根毛。

我對馬學病添枝加葉講故事的原因是我對馬學病還沒知根知底,不知道其為人如何,和李雅婷發生的事情涉及了我的一些隱私,其中一些情節是我一生中都不願再提及的。把這些講述給一個還不足信任的人,好比將自己的把柄交給了這個人。但我也不能選擇在馬學病麵前對自己的事情隻字不提,我來這個小縣城投奔馬學病,首先要取得他的信任,不然自己人生地不熟,容易出問題。可話又說回來,既然我對馬學病還不信任,又為什麼來投奔他呢?眾所周知,走投無路需要投奔他人的時候,當然要選擇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在這一點上,我不是這樣想的,我的投奔並不是說要在一個地方繼續生存,而是為了逃離原來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重新開始。

在我的心目中,以怎樣的方式生存並不重要,生存的環境才是首位。之前發生的事情讓我亟待換個環境,從我來投奔馬學病這一點就能知曉。

我和馬學病是在詩歌論壇上認識的,馬學病是個非常活躍的詩人。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並不是馬學病詩寫得如何,而是馬學病對於詩歌的態度,他每天幾乎要寫二十幾首詩歌。這些詩我讀過幾首但沒什麼深刻的印象,我所關注的是馬學病本人,我認為這一定是個非常有詩意的人,不然怎麼會每天生產出這麼多的詩。這隻有兩種解釋:一,馬學病是個天才;二,這些詩都不是馬學病寫的。

事實證明是後者,那些詩歌都是馬學病從各大詩歌論壇上複製後再署上自己名字的。我剛開始並不知道,當然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話也會去投奔他。馬學病的行徑敗露之後,我恍然大悟。我對馬學病說:“怪不得你詩歌的風格那麼難以捉摸,一會兒古典浪漫,一會兒朦朧派,一會兒廢話。”

馬學病說:“沽名釣譽。”

“你這樣做是什麼目的呀?”

“傳播詩歌文化,陶冶網民的情操。”

“放屁!”我說,“老實交代,不然我在各大詩歌論壇上揭發你。”

這時候的馬學病在詩歌界已經小有名氣了,甚至有幾個文學評論家把他譽為這個時代最有潛質的青年詩人。馬學病一聽我要揭發自己隻好如實交代。

“說歸說,但你不能揭發我。”馬學病說,“我混到現在這個程度也不容易。”

“我看你挺容易的,隻要會複製和粘貼就成。”

“可我也沒日沒夜地閱讀詩歌了,有本事你他媽的讀讀試試,不瘋掉才怪。”

馬學病“寫”詩是為了在詩歌論壇上勾引那些熱愛詩歌的小女孩,當時他的女朋友張迪正在外地上大學,相隔幾千裏,接個吻都需要坐一兩天的火車,更不用說其他的了。令馬學病沒想到的是,小女孩沒上鉤我卻上鉤了。後來終於有個女性詩歌愛好者中了馬學病的圈套,千裏迢迢來找他,可惜陰差陽錯這個女的最終上了別人的床。

所以當我說要來投奔的時候,馬學病有點不情願,他心想一個大老爺們兒來投奔我,難不成這個人是同性戀?事後證明,我不僅不是同性戀,而且還有點性無能,當然這是後話。

當我去找馬學病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熟悉,對彼此的了解或許還沒有身份證上的資料全麵。麵對馬學病,我首先要做出一種姿態,對他無條件信任的姿態。隻有這樣他才會同樣相信我,把我當成自己人。在這個縣城裏,我孤身一人,需要一個自己人,我把這個機會首先給了馬學病。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看馬學病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