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天哥你休想。大不了我也不去就是了。”小正太義憤填膺道。
李天宇聽了崔顥這話,心裏卻是升起一絲暖意,沒想到這小子在關鍵時刻還是蠻仗義的。
“你們兩個小傻瓜說什麼呢。為娘早就應了那韓老先生此事了。再者為娘也挺想中秋節咱家能有人代表家中回金陵探望的,寶兒你說除了你,還有那合適的人選嗎?”李母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雖然她對李天宇這一份孝心挺感動的,但是她也知道從大局上出發,畢竟自己也挺想回金陵一趟的,眼下若是有寶兒代自己回金陵的話卻也是極好的。
“可是,姑母,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中秋之前便回金陵探望呢。”崔顥有些不解地問道,顯然他並不是很情願中秋回金陵的計劃泡湯的。
“那金陵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但是從揚州到金陵單是往返便需得兩日的,再於金陵逗留個兩三日的話,如此便須得四五日的工夫。若是遇到假日還好,平日裏你姑父哪有那麼多的時日。畢竟朝中規定那探親長假是每三年一次的。再者,若是五品以下的官員還好說,似你姑父這樣的封疆大臣哪兒能說走便走,那巡撫衙署每日亦有不少公務待處理的。”李母有些哀怨地歎道。
“小顥你也不動動腦子。老媽若是真得以機會前往金陵探親的話,還輪得著你來問嗎?”其實剛李天宇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他卻是沒說出來,因為他心裏肯定明白其中一定是事出有因的。
“好了,眼下勿再討論這些了。中秋節便由寶兒你和小顥一同前往金陵去,寶兒你便代表家中前去拜見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媽。正好你也有些時日未曾拜見他們了。待返回揚州時,便將你表姐一起接來咱李府好了。這一下子,咱李府倒是會熱鬧些了。”李母毋庸置疑地柔聲說道。
當下李天宇便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好在眼下離中秋還有一段時日,之後又同李母了解了金陵那邊家中的情況。原來昔日裏金陵那外公曾隨高祖皇帝南征北戰,開國建朝後曾被高祖封為國公。然而當時國勢雖穩,政局卻依舊動蕩,外公似是自覺年事已高,亦不想卷入那些皇位之爭的是非中,便向高祖辭去官爵,告老還鄉。高祖感其赤誠,便為外公賞賜了宅子和財帛,可謂是讓外公衣錦還鄉,榮歸故裏了。
所以金陵崔氏如今在江蘇便算得上是名門望族。家中資產單是高祖賞賜的,即便要坐吃山空的話,那也得好幾代人一起努力揮霍才行。而且高祖特降隆恩,賜予外公的那千畝良田其所得各項租稅均作己有,無須上繳當地官府。所以家中單是靠收些租子便亦可衣食無憂。早些年外公是拿來自己辦了茶場,後來又將那茶場租與貧困百姓,遇到哪年成色和銷量好了便也收些租銀,若是收成不好,便隨意拿些茶葉作衝抵,然後再去幫大家找路子。老人家自曆經了前朝的興衰禍亂,戰爭的生離死別和皇室的血脈相殘後,卻是早已將這些身外之物看得極淡,便在家中亦是這般從小教導膝下子女的。所以如今舅舅便連一個納妾的機會都不曾有的,李天宇為此卻是深感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