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盎格蘭話(3 / 3)

“罷了,這位俞姐姐,我不管貴幫的大郎兄是回去如何向你們彙報的,我要說的是,犯我幫威者,雖遠必誅。這幾日貴幫在這揚州,若有什麼招待不周的話,隨時歡迎大家上我們總部來投訴。對了,這邊若是缺人手的話,我們也非常願意為貴幫效勞,畢竟看貴幫這貨船的規模,就知道貴幫一定是富可敵國了,正好眼下我們日子過得有些緊。還有,大郎,這次我們總部沒有狗了,多麼期待你能再搞些火油來給弟兄們取取暖啊。約翰先生,若要尋我,便上那城東康家的布莊去,非常期待與你的合作。”李天宇微笑著衝三人說道,而那最後一句卻依然用的是英文。

“我會的,李。”約翰先生亦用盎格蘭語應道。

“既如此,那便不耽擱貴幫辦事了,告辭,勿送。友亮,小顥,我們走。”說罷李天宇便帶著二人轉身朝船下離去。

俞幫主眼看著李天宇三人就此離去,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而那劉舵主的臉色卻是越發地難看了,渾身上下更是抖地比先前還要厲害。

“天哥,你過來不會就是為了說這些話吧。剛剛那個女子有很可能是那鹽幫的幫主。何不想個法子將她給綁了呢?”崔顥有些鬱悶地說道。

“哦?何以見得她就是那鹽幫幫主呢?我說小顥,你最近的思想邪惡了很多啊,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腹黑的?”李天宇毫不在意地邊走邊說著。

“難道天哥你沒發現她就是一分月嗎?俞字,拆出來不就是那一分月的記號嗎?”

“‘於’字拆開是一分月?恕我眼拙,這繁體字的‘於’是怎麼寫的?”李天宇一臉茫然地問道。

“我說天宇,你是故意裝的吧。那‘俞’字上麵一個‘人’,中間一橫,下麵左邊一個‘月’,右邊一個‘刀’,不正是那‘一分月’嗎?”陳友亮邊說邊用手指在空中比劃著。

“謝特!原來是這個‘俞’啊,我還以為是那於謙的‘於’。”李天宇恍然大悟道,確實他自一開始便以為那女子的姓氏是這個“於”,畢竟在他的記憶中,於姓的基本上都是這個“於”。而眼下這唐朝卻剛好相反,於姓寥寥無幾,俞姓的卻是遍布多省,人丁興旺,族大人眾。這也是為什麼陳友亮和崔顥一下就想到了這個一分月的“俞”。(注:根據《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載,俞姓地分布有四,這些資料表明,在隋唐之際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長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並人丁興旺,族大人眾。)

“怎麼,後悔了嗎,天哥?”崔顥看了李天宇的反應後,似是有些幸災樂禍地說道。

“後悔倒不至於。你以為你天哥我就不知道她是那鹽幫的幫主嗎?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嗎?代我向你們家金蓮問好!你天哥我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早在之前就知道了那鹽幫的幫主是個婦道人家。誰跟你們一樣,後知後覺的!”李天宇很是臭屁地說道。隻不過眼下他的心裏卻是泛起一陣嘀咕,沒想到自己先前隨口一說竟然被變相地言中了。鬧鬧的,這女強人可不簡單,最起碼要比康伊冰那樣的富二代白領女強人厲害多了。

“那定然是隨口蒙來的。”崔顥很是不服地說道。

“除非她真地叫‘俞金蓮’,不然我也同意小顥說的。”陳友亮顯然也是有些不信地說道。

“反正不管怎樣,這一趟總算還是有價值的。最起碼我們認識了一個洋鬼子,而且還是一個非常有錢,能帶來財運的鬼佬。”

“對了,天宇,你是怎麼會那什麼格蘭話的?別再跟我說什麼書上看的。”陳友亮想起先前李天宇同那老外對話的場景,甚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天哥,你說你會那突厥話和吐蕃話便算了,可是我看那個盎格蘭胡人並不像邊緣幾個番邦的人。快說,你是不是有什麼秘密瞞著我們?不說的話,我回去就告訴姑父姑母。”卻見崔顥饒有興致地出言要挾道。隻不過他此刻確實打心底佩服自己的天哥,甚至覺得天哥已經遠遠超過自己姐姐了。

“我說我上輩子學的,你們信嗎?”李天宇很是無奈地說道。

“不願說便算了,拿這話糊弄我們。你覺得我們會信嗎?”崔顥翻了個白眼不屑道。

“算了吧,別說上輩子,我可是聽說,你以前的時候,除了去那杏花樓,便沒怎麼出過李府大門。難不成你是在那杏花樓裏習來的?”陳友亮也是一臉不屑地說道。

“咦?友亮,還真讓你猜中了。現在你知道我之前為什麼會一直去那杏花樓聽書了吧?實不相瞞,那杏花樓裏的老袁先前便是一個雲遊四海的行者,他早些年曾有幸去過那西洋,所以是會些那西洋話的,先前我說的那些地名便是從他那兒聽來的。當初我為了學那西洋話,還曾拜師於他。隻不過我答應過他不向外透露是他教會我這些的。所以,友亮,小顥,還請你倆幫我守住這個秘密。”李天宇急中生智,再次將這功勞推到了袁天罡頭上。

“好吧,這個說法我便勉強信了。”陳友亮見李天宇一臉嚴肅認真的模樣,想來應該如此了,不然別的也說不通。

“我還是有些不信。”

“所以說,你還是太年輕了,小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