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解釋道:“華夏的野心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唐健先是利用華日戰爭吞並朝鮮,後又擊敗了日本,將日本四島瓜分殆盡,加上華夏和俄國在東北的戰爭,如今包括海參崴在內的西伯利亞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都已經歸於華夏所有!此時俄國國內內亂不停,特別是那些布爾什維克,實力突然暴增,俄國沙皇已經是疲於應對,據傳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得到了巨額援助,我覺得也很有可能是華夏幹的,唐健在收回外蒙古之後,華夏的整個北部邊疆已經伸到了貝加爾河河畔,華夏北疆問題解決後,華夏就會轉移注意力,從華夏對於呂宋和太平洋所表示出現的態勢來看,華夏這是準備爭奪南海和太平洋之上的製海權了。”
丘吉爾見張伯倫眉頭緊鎖,仍然是猶豫不決,因為英國之前一直奉行的是“光榮孤立”的政策,在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的情況下是不會主動介入其他地區的爭端,以免將英國推入戰爭的泥沼之中。張伯倫現在是怕一旦出兵遠東的話,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會受到損害。
丘吉爾說道:“首相閣下,你難道還沒有看出華夏的野心麼?自從華夏結束內戰之後,一直是南征北討,你看下,北到朝鮮、日本,南到呂宋,東到夏威夷,現在華夏是因為太平洋之上的利益和美國有衝突,兩國這才會宣戰的,一旦華夏擊敗了美國,整個太平洋之上就是華夏的天下了,雖然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遠洋艦隊,但是一旦華夏從華美戰爭中勝出,集中所有力量和大英帝國在南海或者是印度洋之上和英國艦隊對抗的話,首相先生,你覺得我們打的過的麼?”
張伯倫沉吟片刻,說道:“如果憑借華夏在戰勝美國之後的力量,在南海或者是印度洋之上和大英帝國開戰的話,大英帝國在短時間內很有可能戰勝華夏,不過,雖然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世界各處遍布殖民地,但是在海外的兵力並不多,一旦和華夏正麵對抗的話,在短時間內如果無法擊敗華夏,那麼一旦時間拖得太久,大英帝國因為是遠離本土作戰,補給不易,需要奔赴萬裏海疆,到那時,勝負就難說了。”
丘吉爾麵色一喜,說道:“是啊,所以大英帝國更應該趁著華夏和美國交戰,本土防衛空虛的這個絕好機會,出兵遠東,粉碎華夏的野心!”
丘吉爾心中憂慮不已,他隻是和唐健僅僅是見過兩次麵而已,但是經過短暫的兩次見麵,他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唐健實在是不簡單,雖然那個時候華夏才剛剛平定內亂,政局還不是很穩定,但唐健所表現出來的野心卻讓當時僅僅是一個議員的丘吉爾警惕不已。
那個時候的丘吉爾就已經感覺到了,唐健的野心遠不止遠東,而日後所發生的事情讓丘吉爾的預言不幸言中,華夏在遠東上所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讓歐洲很多的國家都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但當這些國家反應過來的時候,此時的華夏已經不是那個孱弱有些動蕩不安的新生政權,而是擁有百萬陸軍、太平洋艦隊、先進空軍這種強橫實力的軍事強國,如今不管歐洲那個國家想要和華夏有摩擦的話,都要好好掂量一下,在和華夏發生戰爭的時候能不能擊敗華夏?並且還要保證在和華夏開戰的時候,不會讓歐洲其他敵對國家漁翁得利?
這就是歐洲國家在眼睜睜看著華夏由弱小變成強大時采取的綏靖政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可笑的是,在華夏崛起後,利益將會受到最大損害的竟然是英國,也就是說,英國要為歐洲諸國對華夏采取的綏靖政策買單!
這時,張伯倫緩緩道:“丘吉爾先生,那那為什麼覺得華夏和美國開戰,而美國就一定會輸掉這場戰爭呢?別忘了,美國的實力可並不比華夏弱。”
丘吉爾一時語塞,的確,美國所表現出來的時候其實並不比華夏弱,相反的,美國的綜合實力看起來比華夏還要強上幾分。
首先,美國雖然建國時間不長,確定資產階級政權比歐洲諸國要晚的很多,但是,美國穩穩的抓住了工業革命的絕佳機會,使美國的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甚至在數十年的時間裏就趕超了英國、俄國、法國等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其經濟總量在上個世紀末便已經穩居世界第一。
其次,美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國內工業發達,鋼鐵工業、軍工業都位居世界前列,底蘊雄厚。反觀華夏,雖然有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後留下的一些工業底子,加上華夏建國十幾年以來的高速發展,但是和美國相比,差距卻十分巨大,甚至華夏的工業體係相比較而言顯得很薄弱。以這樣的工業底子,和美國是無法打消耗戰的,隻要美國將戰爭拖的久一點,那麼華夏薄弱的工業體係就會承受不住戰爭所產生的巨大壓力而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