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展開一看,有幾人甚至是當場驚訝的叫了起來,葉祖圭驚道:“朝鮮已經歸附了華夏?”
“不會有假,你看,上麵還有朝鮮國王高宗李熙的印章和親筆簽名!”程璧光拿過唐健麵前的那份原件,指著說道。
“那朝鮮現在豈不是已經成為了華夏的一部分?”聶士成驚道。
關於唐健和李愛妍簽訂兩國條約的這件事,華夏裏隻有唐健和嚴複兩人知道,由於這件事的機密性,就連聶士成也不知道,所以當聶士成看到這份條約的時候,也不免吃了一驚。
唐健肯定的點了點頭:“不錯,我已經和朝鮮國王高宗李熙簽訂的條約,現在朝鮮王國已經成為了華夏的一部分,或者稱之為朝鮮省也為過,華夏在朝鮮可以行使駐兵權和外交權,但是華夏保留了朝鮮王室的地位,我稱之為一國多製!”
“那現在日本在朝鮮境內肆掠,那豈不是可以說,日本是在幹涉華夏內政?”孫萬齡訝異道。
唐健笑嗬嗬的點頭:“不錯,日本現在確實是在幹涉華夏內政!”
聶士成哈哈大笑:“老夫有生之年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在甲午年聶士成隨直隸總督葉誌超率兵入朝作戰,親身參加過平壤之戰,成歡之戰,然而,由於實力懸殊,聶士成一敗再敗,在平壤之戰的時候,他的好友左寶貴中彈身亡,而他隻能率眾撤回東北,在鴨綠江虎耳山抵擋日軍,最後還是不敵退回國內。
能夠和日軍再次決一死戰一直是聶士成的夢想,現在他的夢想終於要成真的,怪不得聶士成會如此的高興。
程璧光隱隱有些擔憂的說道:“總統,如果我們出兵朝鮮的話,列強很有可能會武力幹涉的。”
唐健微笑道:“大家翻到最後幾頁,上麵是華夏和各國的照會文件,德國因為和華夏曾有密約,所以率先發表了申明,絕不會幹涉華夏內戰,而英國審時度勢,也不會幹涉,有了英德兩國的榜樣,諸如法國、奧匈、意大利等國自然不會貿然幹涉的,在這半年的時間裏,外交部唐紹儀可是忙得要死啊,嗬嗬。”
“嗬嗬,還是總統想的周全!”眾人紛紛笑道。
“宣戰書我已經草擬好了,隨時可以交給日本大使館!”唐健將一份宣戰書扔到了會議桌上。
聶士成激動的一拍桌子,笑道:“既然如今各軍都已經準備好了,立刻就可以以日本幹涉華夏內政的理由和日本人宣戰!”
唐健搖了搖頭,說道:“不可,關於華夏和朝鮮訂立條約的事情暫時還不能夠公布,這份條約,說的好聽一點,是朝鮮主動願意歸附華夏,說的不好聽一點,那就是華夏趁火打劫吞並朝鮮,現在朝鮮百姓對於吞並之事異常的反感,如果入兵之前就公布這個消息,恐怕會引起相反的效果,大家不要忘了,朝鮮義軍現在可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萬一咱們幫朝鮮趕走了日本人,朝鮮百姓又以為華夏想要吞並朝鮮,義軍將槍口一轉,對準了華夏,那華夏豈不是賠了夫有折兵,討不到一點好處。”
“那應該怎麼辦?”葉祖圭焦急的問道,如果這個出兵理由不拿出來的話,就這樣貿然出兵,恐怕國際輿論對於華夏很不利的。
唐健自信的笑道:“出兵的理由我一會兒再說,對於朝鮮問題,大家要謹慎對待,或者說要嚴格保密。對於朝鮮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吞並。首先,肯定是要先逐出日本的勢力,讓華夏在朝鮮百姓的心中樹立一個友好援軍的角色,然後華夏在朝鮮站住腳跟後,以溫和的方式削減義軍力量,以防備日軍再度來襲為借口,常年駐兵朝鮮,最後,以一些經濟援助幫助朝鮮戰後重建,當朝鮮離不開華夏的幫助時,再適時由朝鮮國王宣布歸附華夏的消息,這樣的話,華夏就可以以和平的方式一舉吞並朝鮮!”
眾人紛紛點頭,聶士成對於出兵一事比較焦急,便急道:“總統,你還是先說說怎麼找一個出兵借口吧!作為軍人,現在想的是怎麼打敗日本,你所說的那些吞並的方法,讓嚴複來做比較合適吧!”
唐健聽到這句話時,心中突然有種負罪感,看來這次又要讓嚴複唱一次黑臉了。
曆史上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不是有一個很拙劣的借口麼?唐健覺得還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比較好。
唐健奸詐一聲,狡黠的說道:“鴨綠江畔的新義州不是有一個日軍聯隊駐守麼?那我們就在附近來次演習嘛,最後說我們有個士兵在日軍軍營中失蹤了,日軍要是不讓檢查,那就以這個理由揍他丫的!先全殲了這支日軍聯隊,然後直接對日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