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利亞平原,烏蘭烏德。
段祺瑞的坐騎是一頭純正的棕色蒙古駿馬,此時的段祺瑞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烏蘭烏德的具體情況。
烏蘭烏德位於外蒙的北部,地處後貝加爾色楞格河穀地,在1666年由哥薩克人所建,主要由蒙古人、布裏亞特人組成,在河右岸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
烏蘭烏德是西伯利亞鐵路通向海參崴的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從歐洲大量運來的物資都在在這裏囤積,然後慢慢轉運出去。
作為西伯利亞鐵路上的一個重要站點,烏蘭烏德自然是有重兵把守,不過段祺瑞的手下四萬大軍也不是吃素了,兩萬步兵,兩萬騎兵,步兵使用的都是清一色新生產的長槍,由於M14生產成本太高,M14隻是裝備部分重要軍種,普通的軍隊則裝備新式長槍。而騎兵則統一是由蒙古騎兵組成,騎術絲毫不比哥薩克騎兵差,同樣勇猛彪悍。
這支北伐部隊的裝備精良,不僅裝備了數量眾多的馬克沁機槍,還攜帶了各種大小口徑的大炮。
對於騎兵最好的攻擊方式就是炮擊,在騎兵還沒有形成巨大衝擊之前,就用滿天的炮彈將其淹沒。
“段將軍,你看,徐團長回來了。”段祺瑞身邊的一個衛士指著遠處的戈壁灘說道。
段祺瑞掀開頭上的氈帽,自從進入蒙古之後,氣溫一天比一天下降,過了內蒙草原之後便是茫茫的戈壁,段祺瑞和所有的士兵都穿上了厚重的冬裝,以及保暖用的氈帽。
很久,戈壁灘上的那十幾騎便來到了段祺瑞的身前,徐樹錚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說道:“將軍,在烏蘭烏德發現大量的俄軍,從遠處看去,他們在烏蘭烏德的兵力至少有三萬,大約一萬步兵,兩萬哥薩克騎兵。”
段祺瑞眉頭一皺,倒不是因為段祺瑞以四萬的兵力而懼怕了俄軍,隻是北伐軍長途跋涉,此時正是人困馬乏,要是正麵交鋒起來,絲毫討不到便宜。
徐樹錚又道:“將軍,剛剛我在烏蘭烏德的外圍轉了一圈,發現這支俄軍的防備情況很很鬆懈,各處的崗哨形同虛設,似乎他們並不知道我我軍北上的消息。”
段祺瑞搖了搖頭,說道:“不,他們肯定已經知道了有一支華夏陸軍在外蒙一帶活動,隻不過這幾天我們日夜兼程,連續趕了三天三夜的路,比之前的預定的時間要早了一個星期,而這支俄軍低估了我們的行軍速度,以為我們還在外蒙,所以防備才沒有那麼嚴密,我想等幾天之後,他們就會緊張起來的。”
徐樹錚問道:“那將軍,接下來該怎麼辦?聶老將軍可是命令我們三天之內破壞掉西伯利亞鐵路,東路大軍已經昨日已經從山海關出發了,明天這個時候應該就會遭遇東北的俄軍,而總統親自指揮的黃海艦隊這兩天也會從海參崴登陸,這幾天,整個東北就會全打起來了,我們這支北伐軍是整個戰役勝利的關鍵,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切斷俄軍的補給線,為總統和聶老將軍他們的全麵勝利創造條件。
段祺瑞說道:“這個我懂,隻不過俄軍現在是以逸待勞,雖然他們防備鬆懈,但是對於凶猛強悍的哥薩克騎兵依然不能夠小覷,所以這一次,我們不能強攻,隻能智取!”
“將軍說的有理,既然俄軍得知了我軍的消息,肯定會派出援兵的,現在趁他們援兵還沒有到來之前,先把他們的中轉站燒了。”徐樹錚建議道。
段祺瑞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過了一會兒,段祺瑞將軍中團級以上的軍官全都召集起來召開戰前會議。
會議上,段祺瑞向眾人講述了此時兩軍的實際情況,雖然此次北伐軍兵多將廣,但由於長期趕路已經疲憊不堪,如果和俄國人硬拚的話,隻會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不可取。
最後徐樹錚建議,首先讓一隊步兵炸毀烏蘭烏德以東三十裏處的鐵路,動靜弄的越大越好,最好能讓俄軍誤認為是華夏北伐軍大舉來襲。那麼在烏蘭烏德的俄軍很有可能會將所有的哥薩克騎兵傾巢派出。
然後利用烏蘭烏德防備空虛,讓一萬騎兵衝鋒入城,點燃糧草彈藥補給,等到出城的哥薩克騎兵發覺上當後,便會馳兵回援。
最後,利用大炮,先挫哥薩克騎兵銳氣,另外兩支本部騎兵,一萬騎從左翼包抄,一萬騎從右翼包抄,斷其退路,最後,步騎兵一擁而上,全殲這支俄軍,徹底破壞掉烏蘭烏德這個西伯利亞鐵路至關重要的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