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唐健有信心在八國聯軍進京的時候打造出至少能夠稱雄亞洲的艦隊。現在的英國仍舊是世界上擁有最強大的海軍的國家,起碼這種局麵還能夠維持十年,而利用英國“大陸孤立”政策,唐健可以在這十年中做很多的事情。
前幾個月德國揚言奪取金門島作為海軍儲煤補給基地後,各國報紙穿的是沸沸揚揚,幸好在國際壓力下,德國並沒有放棄要在遠東謀取一塊供遠東艦隊補給的地方。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唐健知道,德國強占金門島不成,那麼他的下一戰一定是山東膠州灣,膠東灣不管是地形氣候還是軍事價值,都比較適合建造一個軍事港口,而從曆史上得知,德國會在1897年強占膠州灣。
唐健肯定不會讓德國強占膠州灣,因為膠州灣和威海衛是在是太近了。如果德國在這個地方建造軍事基地,那豈不是在北洋海軍的旁邊隨時綁著一個定時炸彈,臥榻之處豈容他人安睡?
在1895年的年底,唐健上書光緒帝,認為膠州灣德國覬覦已久,北洋海軍定製的幾艘鐵甲快艦必須加急定製,以防德國浪子野心。
經過了朝臣的激烈討論,光緒帝決定向德國伏爾鏗船廠再次訂購三艘鐵甲快艦、三艘魚雷艇以及向英國的阿姆斯特朗船廠裝甲快艦兩艘,同時讓德國伏爾鏗船廠為1895年4月份定製的三艘巡洋艦加急趕製,並為每艘加急的軍艦付出5萬英鎊每艘的代價。
唐健看到這份購置清單的時候大罵道:“操他的德國鬼子,三艘軍艦的加急費頂得上一艘軍艦的造價了,一會一定要讓德國雙倍奉還!”
時光荏苒,當1897年的夏天剛過,秋天也接壤而至。在1897年的10月5號,以三艘巡洋艦“海容”、“海籌”、“海琛”為首的大小十餘艘軍艦,在葉祖圭為首的近千名在外學習的原北洋水師的官兵接受下安全回國。
依然是兩年前的威海衛劉公島上水師學堂的校場,唯一不同的時候,台下的不再是一千名原北洋水師的官兵了。
而是,近三千名又原北洋水師官兵、留洋歸來的官兵已經新近培訓的一千名官兵組成的新的北洋海軍,旁邊的還有近千名預備水師學員。
唐健站在兩年前的講台之上,注視的在隆重莊嚴的奏樂中緩緩升起的黃龍利劍海軍紅旗,台下四千餘名官兵同樣莊嚴的注視著這麵代表北洋海軍的軍旗!
曲畢,唐健看著台下四千餘名北洋海軍官兵,心情激動,北洋海軍終於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煥發出了生機,看著下麵四千雙盯著自己的眼睛,唐健從每個人的眼中看到了激動和高興!
雖然隻是回來了三艘穹甲巡洋艦以及近十艘炮艇和魚雷艇,除了沒有主力艦之外,像這樣的具有媲美世界先進水平還是讓現在絕少戰艦的北洋海軍大了一記強心針。
“海容”、“海琛”、“海籌” 三艦為同級艦,長100米、寬12.5米、艙深7.5米、吃水4.877米、正常排水量2680噸,滿載排水量2950噸,煤艙正常容量200噸,最大可載煤580噸,載淡水量270噸,軍艦的動力裝置為4座燃煤鍋爐、2座四缸三脹往複式蒸汽機,雙軸雙槳,功率7500馬力、航速19.5節。
150mm40倍徑克虜伯速射炮3門(艦艏左右2門、艦艉1門),105mm40倍徑克虜伯速射炮8門(分布於兩舷),37mm哈乞開斯機關炮6門,8mm馬克沁機關炮6門,60mm克虜伯行營炮1門,魚雷發射管3具(艦艏水線下一具,左右舷甲板上各一具)。
比起甲午戰爭時期日本艦隊平均14.5節的航速,這三艘在日本艦隊中同等級的巡洋艦還是比較先進的,除了已經被唐健擊沉的“吉野”號。
唐健在講台之上拿起一份新的任命書,對著台下的四千餘名北洋海軍官兵念到:“葉祖圭原‘靖遠’管帶,黃海一戰中作戰勇猛有接艦有功,經朝廷決議,葉祖圭擢升為‘海容’管帶,從二品總兵。原‘康濟’管帶薩鎮冰、原‘平遠’管帶李和分別任‘海籌’、‘海琛’管帶,原廣丙”魚雷巡洋艦李和,“濟遠“管帶………”
唐健迅速將新的任命宣布後,分別給新的戰艦安置大副炮手等官兵,並宣布馬上投入操練中,讓官兵們迅速的適應新艦,等不久馬上就有新的任務。
唐健看到一些沒有被分配到新的戰艦中的官兵眼中充滿了失望和暗淡,緊接著再次宣布所有的北洋海軍士兵可以到新的戰艦上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