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三十二年,皇上下旨賜婚:托玉公主木君年十八,適齡婚配,修己王爺之子楊若歡機靈聰穎,甚得朕心,著,賜婚二人,七月二成婚。
此番賜婚無一人反對,皆因被賜婚的兩人在他們看來極為般配,托玉公主生母乃是一般女子,宮外出生長至八歲才被尋回來冊封公主,因為身世之故托玉公主在宮裏並不得寵,其性情乖僻,不願熱臉貼冷屁股,常常躲著不願見人,是以世人常常忘了宮裏還有一位未出嫁的公主。而修己王爺隻是個頭銜無實職,若歡世子更是出生後就疾病纏身,身子孱弱。
木君聽說了朝堂的賜婚後並沒有吃驚,她早就知道自己還有用,不然皇上怎麼會保她在這爾虞我詐殺人不見血的皇宮裏安然度過十年,長到十五歲呢,……不對,應該是十八歲。
下朝後不久,皇上身邊的詹公公就過來宣讀聖旨,然後將她身邊的宮娥悉數換成皇上新賞賜的。
木君神色終於有了裂痕——又換宮娥。她深吸一口氣後領旨謝恩。陸公公說:“皇上口諭,托玉公主將嫁與若歡世子,但因二人不熟,為保婚後夫妻和睦,即刻收拾行李,明日出宮至皇上賞賜的公主府。”
“公主府在楊王府邊上,是嗎?”木君輕聲問了一句。
陸公公老眼一眯,“這是自然,若歡世子身子弱,不宜遠行,公主又是千金未嫁之軀,住進王府多有閑話,唯有公主府靠近王府,才方便公主常去與若歡世子培養感情。”
木君在人麵前向來都是以愚鈍示人,剛才的問話泄露了她心思靈敏,但她也不在意,因為她從不打算爭些什麼謀劃些什麼,若非得說是謀劃,那也是希望能謀一生風平浪靜。從她被送離王府起她就知曉自己的命運,如今看來,隻要她順著皇上之意就能一生平安,至少改朝換代之前是這樣。
搬到公主府第二日木君便收到了楊王府的帖子,說是要來拜見她,木君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伺候的錢公公就已經代她接下了帖子,木君明白那是什麼意思,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來拜見的是修己王爺夫婦及孱弱的若歡世子,四人見麵後免不了一番虛與委蛇,但相比木君的平靜,修己王爺夫婦明顯激動過頭,拉著她絮絮叨叨的說了許久,錢公公假咳一聲後便出聲請他們入席,木君也才得以解脫。
席間因為宮娥們在場,楊修己夫婦冷靜下來,而若歡世子顯然很厭惡這些宮裏出來的人,因此也沒有動筷。
木君身邊的錢公公使了眼色後木君開口:“這是本宮進宮後初次出宮,是以……不知王爺王妃世子的喜好,平白的讓你們在這餓肚子了。”
“公主……”
“多謝公主體貼,臣等並無忌口,隻是初次與公主相見,喜愛之心滿過腹欲,是以才沒什麼胃口。”若歡世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