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錦繡研山(2 / 2)

張秋,江雪,蕊蕊和劉芳菲站在山腳下,抬頭仰望,一座並不算高聳的山峰矗立在麵前。彎彎曲曲的石梯盤旋而上,一旁的木欄杆上係滿了祈福用的紅緞子。在山的最高處,一座玲瓏寶塔顯示出它的寶相莊嚴。

趙平川指著前麵向大家介紹:“這裏,就是南灤縣最有名的研山,你們看山頂那一片岩石,像不像一隻臥著的老虎。”

經趙平川這一介紹,那片岩石遠遠望去,可不就是一頭臥著打鼾的老虎嘛,倒也正應了這火辣辣的天氣。

“走吧,咱們上山。”趙平川前麵帶路,沿著修建的山路一路向上,中途張秋和趙平川還比賽誰先跑到山頂,結果兩個人就真的你追我趕跑上了山頂。兩人累的氣喘籲籲,紛紛坐在石頭上。好在山頂風大,吹起來特別舒服。

女生們也不甘示弱,雖然不跑,走也走到了山頂,其實多半要歸功於這座山並不高。在南灤縣境內,有很多大山,有些都被挖了取礦,隻有研山比較出名。上麵的文峰塔建於遼代,之後多次毀於戰火,清代曾經過兩次大修, 但在76年的大地震中被震毀。現在的文峰塔是2010年重建,才建成兩年不到,塔高13層,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趁著休息,張秋去買了五瓶飲用水,普普通通的冰露在這裏一瓶賣到五元。張秋感歎,可以理解,畢竟把水弄上山很不容易。結果下山的時候就在另一側看到一條車道,別說是人了,汽車都能直接開到山頂。

歇了一會兒,眾人又登上幾級石階到達文峰塔,高聳的寶塔正前方擺放著一座青銅大鼎,裏麵燃著一米多高的祭香。文峰塔周圍青煙嫋嫋,無數人買了香走到正麵祭拜,周圍的石欄上也係滿了祈福的紅緞。

張秋走到一旁買下一條,親手寫下江雪,一生摯愛,隨後掛到最近的欄杆。帶著祝福的紅緞帶在風中搖曳,忽然帶子鬆開,紅緞帶漂浮幾下便被卷到空中,隨風不知飛向哪裏去了。張秋抱著江雪,一直看著紅緞帶消失在天際,才喃喃道:“我們的祝福飛向了遠方。”

張秋和江雪在這裏大撒狗糧,劉芳菲倒是無所謂,趙平川也見怪不該,唯獨蕊蕊覺得別扭,也去買來一根紅緞帶,神神秘秘地寫上祝福後,直接拋向了空中,消失在天際。

劉芳菲問蕊蕊:“妹妹,你寫的什麼?”

蕊蕊嘿嘿一笑,道:“保密!”

文峰塔隻能圍著看上一圈,進塔的木門緊閉,一把銅鎖牢牢地插在上麵。趙平川指著一旁的院子推薦:“那裏是碧霞元君祠,每一個來研山的人,都要先到文峰塔燒香,再去元君祠祈禱,咱們也過去看看吧。”

江雪低聲問張秋:“這個碧霞元君,是何方神聖,我怎麼從沒有聽人說起過。”

張秋搖搖頭,看著紅牆灰瓦的亭台樓閣說道:“可能是道教的什麼神仙吧,我也不了解。”

“那咱們要祈禱一下嗎?”

“可以呀,心誠則靈嘛,討個吉利唄。”

張秋拉著江雪的手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去。迎麵就是一座披著紅袍的金身,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整個大殿寬敞明亮,金身下的貢台上擺放著香爐和果盤。兩個手拿拂塵的道人侍立兩旁,目視前方,絲毫不受往來信徒及遊客的影響。

在大殿繞了一圈來到後院,一口直徑足有兩米的巨井展現在眼前。井邊長滿了青苔,從上往下看去,由灰到綠逐漸到黑,在井壁上,甚至長出了一顆碗口粗細的楊樹。趙平川爺爺家那口井和這個比起來,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麼一口井,竟在山頂。這是人為,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答,趙平川也說不清這口井的來曆。巨井旁圍滿了拍照的人,每一個見到這口巨井的人無不嘖嘖稱奇,甚至有一對抱著小孩的夫婦,小孩一直在懷裏哭鬧,媽媽抱著小孩來到井邊時,小孩都停止了哭鬧,睜著一雙好奇的小眼睛打量著這個黑漆漆的洞口。意識深處的某種記憶似乎被喚醒,一口黑洞在自己麵前,自己遊啊遊,終於遊出黑洞,瞬間一股刺眼的亮光晃傷了自己的眼睛,自己哇的一聲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