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暢了,張秋看見江雪遞給自己一個讚賞的眼神,笑了笑,張秋回了自己座位。就在張秋剛剛坐回座位後,趙國紅從班級後門走了進來,說道:“今天值班班幹部,該讀英語還是語文?去前邊帶著讀。”
一名值班班幹部匆忙中走到講台前,手裏拿著《英文必考詞彙3000》帶著頭讀起來。霎時間,教室裏響徹讀書聲,班主任站了一會兒後,離開了。
同桌王正祥看著張秋說道:“你來的太及時了,幸虧你剛剛把兩人給分開,再晚一會兒肯定會被班主任看見的,那就麻煩了。”
張秋笑了笑,他曾經在書裏看到過,人在憤怒的時候遭受第三方的衝擊會有短暫的思維停滯。張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分開了兩人。當然了,氣勢也是很重要的,張秋自幼習武的功力加上初中組社團的經曆,使他比常人更具氣勢。
“對了,他們怎麼回事啊,怎麼還打起來了?”張秋忽然對這件事感到奇怪。那個高誌,張秋是知道的,高二還當過班長,學習成績不也錯,這樣一個老實人,怎麼還打架呢。
王正祥搖搖頭:“我也不太清楚,一開始我沒注意,兩人動起手來我才發現。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楊偉傑和高誌說什麼了。”
張秋點點頭,他還有兩張卷子沒寫呢,哪還有空胡思亂想。
晚自習的前兩節,張秋還能寫進去。到了第三節,張秋的心已經飛了。楊羽說過,他有一個小兄弟的父親是搞拆遷的。那麼今晚,最遲明天,自己就會知道誰是打傷自己父親的人。這個仇張秋一定要報,可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問題的根源還在於不合理的拆遷問題上。
關於拆遷的事,張秋是有一點了解的。張秋家所在的這個住宅區北麵臨水,與新政府大樓隔河相望。正是這個優良的位置,被開發商看中,而政府財政又需要錢。這樣一來,雙方各取所需,借著舊城改造的趨勢拆了重建。可問題卻來了,拆遷要拆,補償又不願意多給,無論給出的哪種方案,都不如保留現狀更讓居民受益。
就是這樣一件事,拆遷辦的人們竟然好意思美其名曰,提高幸福指數。不禁胡說八道,還采取非常手段,拆就拆唄,有法律呢,找一幫混混來算什麼事。張秋越想越生氣,一生氣就更想深究原因。張秋從本子上扯下一張紙來,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寫完後,張秋會心一笑,一個想法在腦海中產生。